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纽交所纳斯达克面临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5:0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提高交易费用令大投行纷纷倒戈纽交所纳斯达克面临新挑战

  证券时报记者彭潇潇

  随着交易费用的提高及券商内部交易系统数量的日益增长,在交易所并购上激战正酣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又面临着一场来自全球大投行们发起的新挑战,这将会令两家交易所的交易量增长幅度日趋下降,并且大客户们纷纷倒向竞争对手。

  大投行们纷纷倒戈

  有数据显示,瑞银、高盛和瑞士信贷集团等国际大投行掌握了美国股票交易量12%份额,他们已经将其大部分交易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撤回到了其内部交易系统。而根据券商咨询机构AiteGroupLLC提供的数据,随着更多的机构投资者选择绕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进行交易,从这两家交易所撤出的交易数额将上升至整个交易份额的18%。

  “大量在内部流动的资本让你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不那么透明的机制反而为承销商们增加了让资本流动增值的机会。”一位瑞银分析师说。对于一些不愿公开交易细节的资产管理者来说,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进行交易就好像把手摊开了打牌,谁都可以把牌看得一清二楚———这显然不利于以追逐利益为本的经理们获得最大的获利机会,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将交易转入一些内部系统或者私人网络。因为在那些地方,交易价格是可以秘而不宣的。

  目前,不少大型公司都拥有自建的内部交易系统。如瑞士信贷就运营着一个叫做CrossFinder的内部交易系统,该系统是全球最大的内部交易系统之一。美林公司也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内部交易系统。“这有助于券商们更好地控制成本,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理说。

  相对于在纽交所进行的交易,通过内部交易系统交易,承销商们每笔大约可节省2.75美分,换言之,每笔

股票交易平均可节省1%的交易佣金。“不用去交易所就能在几毫秒内处理完一单生意,而且,只需为这笔交易付费而不必付钱给交易所,还能比别人更快。你完全可以想象哪种交易方式将更受欢迎。”一位咨询顾问如是说。更何况,在如今交易所大幅提高交易费用的背景下,内部交易系统就显得更具吸引力了。

  交易所增加费用引发投行对抗

  上周,纽交所将交易费用提高到2.5美分/100股,由此产生了这样的后果:若以纽交所最大的交易商———高盛今年前11个月的平均交易量进行估算,则高盛将为在纽交所进行的交易每年支付大约2000万美元的交易费用。而按照过去的交易费用标准,高盛每年最多为此支出900万美元。

  在这样的情形下,理性的券商们选择了他们自己的对抗方式。资料显示,今年10月份,券商们“撤走”了纽交所全部交易量的16%,较2005年的13.2%及2004年的11.5%显著上升。

  不过,纽交所方面也已意识到了眼前面临的危机。“交易场所的选择性增加,以及交易的内部化,是两个主要的风险。”纽交所CEO约翰·塞恩说,“内部交易系统虽然还远远谈不上大显身手,但他们的数量的确在不断增加。”

  不仅如此,交易费用的增加还为纽交所带来了来自华尔街的另一个威胁:在过去两年内,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浪潮使得股票交易的利润获得了爆发性增长,但这些公司的利润增长却没有为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带来多少利润,反而为两大交易所的竞争对手们带来了超过1.6亿美元的股票竞购收益。如今年6月份,高盛、贝尔斯登公司2000万美元投资芝加哥股票交易所的股份;7月份,瑞银、美林、

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银行等投行将他们在费城股票交易所持有的股份由45%提高到90%。“随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规模日益膨胀,承销商们正在竞相寻求可以令交易价格更加低廉的交易方式。”瑞银分析师利伯维兹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