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IPO、股份制改革和增资扩股三手并举——访长江证券总裁李格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5:0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李雄文卢荣

  借壳东湖高新失败之后,长江证券的上市一直是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12月1日,长江证券总裁李格平在海南三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长江证券计划先改制成为股份公司,之后按照IPO的有关要求推进。同时长江证券正在积极地增资扩股。但他也表示,如果有借壳的良好时机也不排除继续借壳之路。他还透露,长江证券将效仿广发证券的模式,实行员工和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目前正在增资扩股

  李格平表示,上市将是公司未来的一个重要改变,长江

证券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充资本金,为以后的业务做准备。他透露,目前,长江证券的资本金在创新类券商中排名第十三位。

  李格平告诉记者,最初长江证券欲借壳东湖高新但没有完成,主要原因在于无法获得净壳,而净壳是管理层对券商借壳的基本要求之一。他告诉记者,借壳东湖高新失败之后,公司已经做了两手准备来应对上市之路。一方面,目前公司计划先改制成为股份公司,之后按照IPO的有关要求推进。同时在股东的支持下,正在积极地进行增资扩股;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借壳的良好时机也不排除继续借壳之路。并且在公司的发展规划中,有望效仿广发证券的模式,进行股权激励。

  在去年的一个会议上,长江证券曾表示希望在增资扩股的过程中,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过溢价多少算合适,目前股东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溢价过低,对原股东不公平;溢价过高,战略投资者可能心存顾虑。“这还需要时间来协商”。

  赢利增长压力增大

  李格平透露,2006年的盈利水平将是长江证券历史上最好的。但他也笑言,目前的幸福感明显减少。“压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证券市场好转,公司利润情况好转,但股东回报要求也更高,作为经营者,压力自然加大。二是新的风险不断涌现。使得管理层丝毫不敢懈怠。三是公司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公司未来的路怎样走?长江证券作为一个内地的创新类券商,与中信、广发等大券商的差距还很明显。因此中信和广发的发展路径,长江证券不一定适合。但到底该怎么走?是走全国性综合性的发展路径,还是走区域市场专业化子公司的道路,这些问题都让我夜不能寐。”

  李格平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关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本土券商,在外资进入前后发展模式的变化,他就是想通过这种研究,希望对长江证券未来的经营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积极推动赢利结构转变

  李格平表示,长江证券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赢利结构的转变。在未来,公司收入中自营收入的比例将稳步下降,投行,经纪,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收入比例将稳步提高。

  对于以上改善应具备的条件,李格平有充分的自信。首先,长江证券在收购原大鹏证券的营业部后,网点数量出现跳跃性增长,达到了56家。同时,大集中交易系统的上线,使得长江证券的管理成本大幅下降,这些为公司经纪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其次,权证创设、

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为券商赢利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基础。据李格平介绍,今年以来,长江证券在权证创设方面的收入达到了1亿多元。此外,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业务的推出,以及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发展,都将使得创新业务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公司的经营和赢利将更加稳定。

  最后,管理层思路的逐步放开,也为长江证券新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以往证券市场产品过于单一,大家实际都抢同一碗饭。“随着我国证券行业的不断发展,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即将形成,券商的赢利模式也日趋合理。”李格平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