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尚福林关注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诸葛立早

  大音稀声。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以“寡言”为业内人士称道。他每一次“发声”,人们总格外注意。最近他在出席第31次基金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在第五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的讲话、在第五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的讲话和一篇“进一步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文章,投资者就颇多琢磨。这些讲话和文章涉及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等,要旨却很明了:着力解决结构和机制问 题。这也可算是“稀声”中的“大音”吧!

  或许有人把它归结为“老话”。但是,倘若你把“老话”置于其时的背景下,可能会琢磨出点道道来。其时,上证综合指数已经跃上了2000点的台阶,市场上,媒体上一片欢呼雀跃之声,更有甚者,称其为“进入一个新纪元”。然而,此时的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及相关的“要人”,无一语评论,进入了名副其实的“缄默期”。于是乎,市场上“恐高论”与“起点论”又尘嚣甚上。此时此刻,尚福林只谈结构和机制不谈指数,以我观之,这本身便是一个“大音“,证监会不管指数,只管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着力解决影响市场长期发展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这才是尚福林的关注所在。

  无端猜测乎?非也。因为类似的理念,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人称中国证券市场“高级智囊”的屠光绍也明确表达过。就在今年九月,曾有记者问他:由于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关注中国
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不少海外投资者带着成熟市场的“习惯性”眼光看待中国资本市场,那么,中国资本市场到底距离成熟市场有多远?屠光绍明确回答:“确实,过去还要管指数,现在指数我们好像管不了,我们也没有管。”“有些方面我们还在管,但是现在管和过去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区别。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对整个经济体制的一种挑战,是整个经济制度、企业制度,包括整个社会法律制度和文化、诚信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一方面要推进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但又不可以一步到位。应该看是不是有进步,如果按照这个方向推进,就说明资本市场在不断改善和发展。”“管不了指数”,“也没有管指数”,恰如屠光绍所说,是一个进步,是资本市场在不断改善和发展。

  这个进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对这个进步,我们应该比关注指数的上涨与下跌更加关注。结构与机制比指数强。在好的结构和好的机制中,能够创造股东价值的公司和能够发现价值的机构投资者,会不断受到市场的推崇和追捧;不能够创造股东价值的公司则会无人问津,不能够发现价值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则会日益消耗殆尽。处于这种环境,资本市场总体而言便呈现相对平稳而理性的态势。“晴雨表”之说,亦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了。

  这是一个新变化,一个来之不易的新变化。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而不能错失更不能错用这个机遇。因为在好的结构和机制中,市场的基础才会被不断夯实,这是市场上涨的新动力。在这股重要的价值注入力量的作用下,股市会不断持续走好,日渐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尚福林的关注,应该成为市场各方人士的共同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