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繁荣不要很长时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 05:56 中国经营报

  胡安胜

  2006年11月,新华富时A50指数案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置于中国资本市场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这一切都源于新交所抢先推出了中国内地A股股指期货。记者为此独家专访了新交所主席汪瑞典。

  1000手交易是个“坎”

  《中国经营报》:通常在推股指期货之初,交易都不会很活跃。据了解,新交所推日经225和台湾股指期货的第一年,日平均交易量也少于两百手,你们是如何逐步推动交易活跃的?

  汪瑞典:根据我们的经验,吸引客户最重要的是市场流动性。在最初阶段,做市商需要能够持之以恒的提供给市场买方和卖方双边价格,而且不能只有少数做市商。

  日经225股指期货推出的时候,因为是场内交易,只有一批个人会员参与,交易发展很慢。现在的电子交易系统对机构投资者就更有吸引力,因为他们不需要在新加坡就能够下单交易。

  《中国经营报》:以新交所的经验,股指期货新产品的交易活跃与否是否有标志性数据?

  汪瑞典:我相信每日平均交易量超过1000手,是个很重要的里程碑。日经225股指期货第一年不到每日200手,第二年开始突破每日1000手,之后很快就到了每日5000手。超过每日1000手,需求就开始活跃起来了,现在日经225股指期货每日大约为50000手,每手的合约金额超过6万美元。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汪瑞典:交易所本身的运营机制也很重要,包括交易所运作模式、清算制度和会员经纪商的实力,都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新交所的客户主要是国际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要吸引这些投资者,运营模式透明度要高,同时要有效率。交易所的风险管理必须要谨慎,比如收取适当比例的交易保证金等;其次经纪商等会员的财务实力也很重要,如果经纪商发生财务危机,就会影响客户的交易和交易所的声誉。

  参与者从散户开始

  《中国经营报》:股指期货市场交易量不大的时候,现货市场的交易风险实际无法有效对冲,这时大机构投资者是否会进场交易呢?

  汪瑞典:最初,因为市场流动性还不够,大的机构投资者不会进场交易。机构投资者一般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因此,最初的参与者大都是个人投资者。

  《中国经营报》:中国内地很快也要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一旦中国内地期指上市,投资于中国的QFII等机构投资者还会参与新加坡的A50交易吗?

  汪瑞典:我们希望扮演一个有用的角色。新交所最重要的目标是国际投资者,尽管日经225股指期货和台湾股指期货在本土市场也有,但是新交所这两种股指期货的交易也比较活跃,因为一些国际投资者对我们比较熟悉,或者很早就是我们的客户。当然投资中国内地的QFII也是我们争取的目标客户。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中国内地股指期货的前景如何?

  汪瑞典:中国的股指期货主要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加上中国内地商品期货市场丰富的发展经验,我相信中国会做得非常成功,而且从日本和中国台湾、香港的经验看,成功不会像其他市场那样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