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政策建议:明年仍需紧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5:39 中国证券报

  我们认为,最近几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与中长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相伴生的,即调控与改革、完善体制相结合。换句话说,即使是对投资过快增长的调控措施导致了经济转冷,这也是我们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应该付出的代价,这种成本换来的是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良性体制基础。如果见热则压、遇冷则放,一味的追求短期的平滑运行,而忽略对投资驱动型和出口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深层次体制机制的纠正和改革,则是一种典型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是不是扭转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要付出经济转冷的代价呢?也不尽然。问题的核心在于

宏观调控政策“保”与“压”之间力度与节奏的配合技巧。在本次调控过程中,“有保有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调控方针,它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历史任务中抽象出的政策操作指南。不能因为短期内经济趋热,该“保”的便不再“保”;也不能由于经济可能转冷,该“压”的也不再“压”,政策的摇摆性是调控的大忌。行政性措施带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应急性,紧缩性的调控政策更是如此,在经济回落到正常水平或者进一步转冷的时候,有关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力度就松一些,反之在经济趋热时执行力度就大一些,这样不但不能给予市场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而且会导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随意化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此前我们已经有过类似教训。

  下一步应更加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力度,把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从政策设计和价格形成机制层次上进行深度改革,在此基础上及时把相关的行政政策性措施制度化、法制化。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不能因为明年经济有可能转冷,就在一定程度上松动对过剩行业的项目控制、松动对环保和能耗指标的执行力度、松动对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力度,尤其是不能松动对
房地产
的调控力度。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回落的时机,在“保”的方面做文章,适当加大消费主导型政策导向领域的投入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循环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