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陈德铭:特高压技术需经实践检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阮晓琴

  针对当前争论激烈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问题,国家发改委负责能源的副主任陈德铭前天表示,特高压输电技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他是在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举办的2006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在会上,他还邀请诸位专家,帮助中国政府和中国的电网企业,继续认真研究论证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昨天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陈德铭在会上的讲话。这可能 是国家发改委领导第一次就特高压电网作公开表态。

  陈德铭目前任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和第一副主任,主管

能源工作。

  陈德铭前天表示,特高压输电(交流)技术的实践检验是非常必要的,要通过特高压的试验工程,进一步研究论证和验证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2004年底以来,国内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一直存在两种争论:一种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其认为,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而电力消费地主要在南方,运用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提高电力输送效率,减少损耗。在“十一五”电网规划中,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投资4060亿元,建立全国联网“一纵四横”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一种以中国投资协会为代表,其认为,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经济性、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还有待论证,不能大规模上马。

  8月9日,国家发改委通知核准了第一条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即晋东南—南阳—荆门共645公里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动态总投资为58.57亿元。当天,电力专家杨名舟上书国务院,认为特高压电网投资总额是三峡的三四倍,但决策程序不如三峡工程民主(本报28日曾予以报道)。

  “我们觉得有讨论、有争论,通过讨论和争论来验证,这是好事。为此,国务院领导多次要求,对特高压的应用一定要充分论证,并经过试验工程验证,是非常正确的。”

  陈德铭表示,是否发展特高压的技术,目前看法比较趋同,政府也做出了研究特高压技术和开展特高压试验工程的决定。但是在特高压技术的某些适用领域,尤其是对交流特高压技术的应用以及由此出现的交流同步电网规模扩大,大电网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意见尚不一致,需要进一步讨论。

  “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尚无商业的广泛应用,如果我们的实验能够获得成功并加以推广,这将是世界电力领域的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

  “发展特高压技术必须坚持把安全可靠性放在首位,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任务,积极稳妥的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长距离输电主要用500千伏的电网。目前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已经纳入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前苏联、

意大利及日本等国家先后制定了特高压输电计划,但是,前苏联和日本的特高压线路都在降压运行。最近,印度、巴西等国也开始积极地研究和发展特高压输电的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