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迅:私募的机制公募的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 03:4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本刊记者吴晓兵/文

  新同方投资公司的办公区域的设计,融合了中国庭院风格,整个空间错落有致。坐在电脑前的员工每天面对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也享受着中国式的建筑元素的闲逸,正如刘迅的淡定从容和易于接近。

  在刘迅的办公室中挂着几幅摄影作品,“这是我在新疆拍的。”刘迅说。在来公司的路上,记者已经迅速和他攀上了老乡(都是北京人),于是后面的谈话得以在愉快的气氛中顺利进行。在讲述投资方法的过程中,刘迅反复强调团队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

  团队管理的投资模式

  刘迅说自己不足够聪明,显然是过于谦虚了。不过,管理众多资产的确实不是他一人,而是一个分工明确、各展所长的团队。刘迅特别谈到了公司的体制优势——成本的控制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他相信公司的寿命长过任何一个个人。

  《证券市场周刊》:许多人做投资都有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你们怎么会选择基本分析策略呢?

  刘迅(深圳市新同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先我们是把投资当做一个长远的事业来做,希望我们公司的寿命比自己的寿命要长。我们分析过很多策略,最有效的能够战胜市场的当然是内幕信息策略。但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离内幕信息比较远,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去打听消息,这样就把投资策略建立在利用公开信息上这样一个出发点。刚开始我们一进市场也是技术派,觉得这个最容易上手,但是实际做下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么被市场教训了以后,重新审视立场,自然就走向基本分析了。我们觉得,上市公司产生的收益才是投资收益的真正来源。

  接触香港市场是一个转折点。我们是2001年开始关注香港市场,对我们来说,那是向价值投资方向去努力的一个转折点。因为2001年国有股减持,A股市场撑不住了,就要寻找新的机会,也就看到了香港市场。通过对香港市场几年的投资我们得到了一次升华。去年开始重视国内市场。对我们来说,对价值的认识总是不断提高的。现在和前两年相比看一家企业的眼光又不一样。我们会努力向价值投资的方向走,也还需要再积累。

  《证券市场周刊》:你一直强调团队,现在公司的架构是什么样的?

  刘迅:我们这个核心团队由几个清华86级和一个北大87级的同学组成,各有侧重,大家从92、93年就认识,互相都很熟悉。1998年长城财务在北京西直门有一个营业部,我是那儿的副经理。然后说再搞一个营业部,就把我派到深圳。最终财务公司不再让搞营业部了,我们索性就自己干,成立了这么一个公司。

  投资是需要把大家的长处集中在一起,我们这里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特点,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我们有一个内部的工作平台,每天的工作都反映在上面。大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包括每个行业收集到一些比较好的信息,还有相关公司,就放进来。这个平台还在不断完善。除了信息交流,工作流程和风险控制也里面。

  我们还有一套风险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善,哪些要求不合理了,哪些地方还没考虑周到,要做成一件事情,各个方面都要圆满;要把事情办砸,只要出一个漏洞可能就行了。所以我们希望把投资做得更圆满一些,不要出现太大的风险跟漏洞。赚钱的模式可以不一样,但如果要持续赚钱的话,风险控制一定要完备。经过一番潮起潮落以后,你还能把投资长期做下去的话,不完善是不可能的。

  《证券市场周刊》:具体你们怎样选择投资品种?

  刘迅:我们先对公司做盈利预测,然后做估值,同时也要分析公司的商业模式能不能持续。在我们投资的这个阶段当中,比如3年以内,公司商业模式有没有一些风险,财务上、公司治理上有没有风险。在没有这些风险的情况下估值,最悲观会怎么样,最乐观会怎么样,判断一下风险收益比,合理的话就进行投资。不会单单考虑增长率,因为存在增长的陷阱。比如,找到一家高增长的公司,大家都很兴奋,都愿意买,认为还能增长多少,一旦落空,市场表现会很恶劣。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选择风险收益比合理的公司。我觉得投资价值的核心是要“占便宜”,我们要找便宜的东西。

  在1400家公司中,先要找到我们有能力了解、有信心去持有的一些公司,然后进行分析。我们对放到投资组合里面的公司有一个标准,就是要有价值创造的能力,实际上真正有创造价值能力的公司并不多。

  对于目标公司我们一般都要去调研,我就是专门看公司的。大家也分了几个研究方向,有人做财务分析,专门做财务模型来跟目标公司的竞争对手做比较;还要做业务模式的研究;还有的研究公司历史,看这个公司以前治理结构怎么样,这个老总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文化,现在能不能保持。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沟通思路,看看彼此了解的情况是不是能对起来。还有一些大行的报告也参考,我们希望能够看得多一点,因为在研究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需要学习别人。另外,就是跟踪他们有没有独特的见解,事实上有独特见解的报告并不多。

  目标公司要进股票池还要经过一个投票系统,一人一票,超过半数才可以进股票池;不到半数就要开会,大家讨论,你为什么认为风险高,把理由讲清楚,最后可能你的认识不对。这是我们的一套方式,因为每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你可能关注的还是一些侧面,有这么多智慧集中在一起比较全面。

  《证券市场周刊》:有些人提倡选择少量股票长期持有,你对集中投资怎么看?

  刘迅:我们觉得自己没有那么聪明。虽然我们也希望找到买来就不用操心的那种公司,但是以我们的视野和对行业的认识还不足以下这种决心。而且多数目标股票都是十几倍的市盈率,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是绝对便宜,这样集中在几家公司上还是有危险。所以我们做的还是分散投资,我们的股票池分三级,第一级推荐的有30家公司。这些是觉得有比较强的看点,可以吸引你去观察和了解的公司,核心是这些公司在创造价值。

  《证券市场周刊》:你们的运作模式跟公募基金差不多,但你们的研究力量等各方面并不具备优势,靠什么来取得高收益?

  刘迅:抛开个人的能力,机制上也有优势。我们公司管理自有资金,不用做宣传,运作上可以合理地控制成本,同时设计好激励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管自己的钱,还是管别人的钱,成本是不同的。

  当然也不能没有公募基金,但是事情总是矛盾的,很多资金收益上要求跟指数差到不多就行了,你也只能追求这样的结果。公募基金受很多约束,我们觉得主要是为了管理道德风险,毕竟是管理别人的钱。

  最好能在平淡的时候赚钱

  刘迅不会强调他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有多少盈利,他更希望在平稳中获得不错的收益,即使只是20%。实际上,如果能长久保持这个收益率水平,那将是一个可观的成绩。刘迅不会只看眼前,就像当年买入茅台和伊利,到现在才能检验出把握投资的能力。

  《证券市场周刊》: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寻找好公司,赚钱的公司,你是怎么看的?

  刘迅:我是这么看公司运营这件事,最初级的层面就是整个行业赚钱,一个行业兴起了,然后所有人都赚钱;第二个层次是其中有些公司有人比较聪明,他有一些独特创新的地方,他能战胜行业的波动,那么这个人在公司里起决定作用,赚钱了;再往上一层,公司有一套制度,这个制度能够激励和约束大家,靠制度来鼓励公司赚钱,防止公司冒不该承担的风险;到最高层面讲的应该是文化,不认同这个文化的人就进不来。因为制度总不完善,可能有一些漏洞,公司里老有人想钻漏洞也不行,必须大家认同一种文化。比如万科就已经接近文化这个层面了,不是万科那种类型的人进不去,或者进去以后很难受。任何一个优秀公司都想达到最高的那个层次。

  《证券市场周刊》:对万科、招行怎么看?

  刘迅:我们觉得万科市场影响力很大,所有基金都有,它是一个标杆。我们买了招行,但是觉得现在这个价格也不是一个很安全的价格。汇丰也有到过0.6倍PB的时候。尽管我们觉得万科的估值并不高,但买这种公司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当然,市场往往有疯狂的时候,但是你怎么能希望很多人都疯狂呢?我觉得在平淡的时候就能赚钱是最好的。在市场没有太大波动的时候,有20%的收益就很好了。

  我刚做股票的时候也很容易头脑发热,看了一篇文章,就希望马上开市。但时间长了以后你会发现,那都是心理的波动,实际上市场总会给你各种各样的机会。中国股市效率这么低,机会有的是,不必在乎一朝一夕。我们前年重仓的茅台、伊利,现在看,茅台的盈利有点超过市场预期,伊利的盈利被预测得很准,它们的基本素质没有大的变化。这样的股票大家并非没有意识到,但大部分人还是只顾眼前最热的,喜欢炒。我们只要认识的远一点就可以获得收益,这不复杂。

  《证券市场周刊》:你们投资的领域不局限在A股,谈一谈你们在香港的投资吧?

  刘迅:刚去香港,一开始就做新股,甚至有一些国内大券商推荐保证收益的品种,我们也试一下,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栽跟头以后我们觉得一定要了解市场,要知道对手是些什么人。了解对手了以后,再考虑我们有什么优势。结果发现香港市场60%以上都是海外大资金,有他们的理念。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理念;第二,跟他们比,我们在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大公司的投资上没有优势,人家可以打电话到中石油了解最新的情况,对他是很轻松的事,可我们做不到。这样我们就在小点的公司里找,结果发现了同仁堂科技(8069.HK),当年公司利润增长将近40%。说实话刚去调研的时候,对这个公司并不是特别兴奋。不像腾讯,我觉得这个公司完全是内生性成长,你可以看到很强劲的增长。同仁堂不是这样。当时我觉得这家公司有两点,一个是同仁堂积累的品牌优势导致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当时它推出六味地黄丸的时候,这个汉方药的细分市场成长得非常好,而股价却很便宜,市场根本没有预期到它的成长。这个情况大行都没有注意到,事实上他们也没办法关注,因为市值太小。还有外资行的研究员说没法跟客记解释清楚六味地黄丸是什么东西。后来他们才注意到,出了很多报告。当时我说这个东西很简单,就是外国人要吃维生素,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每天吃一把维生素,却可能看了广告去吃保健药,而且要认同仁堂这个牌子。

  《证券市场周刊》:你怎么看待财富?

  刘迅:有了财富首先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财务上自由了,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聚集财富只是一个方面,最后还要把财富还给社会。像投资股票,你聚集财富的时候促进了社会的效率,要是散出去的时候也能促进社会效率,就更完美了。真正有道德感的是那些付出比索取要多的人。社会的进步是来源于奉献,而不是来源于单纯的财富积累。有得到,有付出,这是平衡的。人要追求一个平衡的状态,最后平衡地离开这个世界。

  我看到一本书,说实际上赚钱的欲望不是人性,而是一种动物性带来的。我觉得有企图心、竞争能力强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个商业社会赚到钱。但是要想持久地积累财富,将财富用好,又必须向人性转化。你看华为,很久以来一直提倡“狼性”,现在也不提了,因为他发现“狼性”实际上对他自己是有伤害的。任何一个事情极端化都不好,都需要一些平衡。

  《证券市场周刊》:平时有什么爱好?

  刘迅:我喜欢出去旅游,拍一些照片。我一直对美术很感兴趣,觉得能把很一般的景象画得非常细致和优美,这挺吸引我的,有时候会买一些画送给朋友或者和朋友一起欣赏。现在到一个城市调研,我比较喜欢去博物馆、美术馆,喜欢看画。有时候听音乐也会感动,觉得人生应该多一些这样美好的东西。自己也希望能创造一些美好的感觉出来。

  刘迅

  深圳市新同方投资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股票及与其相关领域的投资策划,涉及中国大陆的A股市场、B股市场及香港股票市场。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的刘迅,1991年开始从事证券投资,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长城财务公司。7年后,刘迅开始与同学一起创立新同方。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