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香港大型地产商转战内地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5:34 中国证券报

  今年三大蓝筹地产商配股集资接近200亿港元,且集资所得主要投放在内地的地产市场,反映大地产商转战内地市场的态度。这是否意味他们对香港楼市已经死心?恒基兆业地产(0012.HK)主席李兆基曾在一刊物中谈论香港房地产市场时,直指政府供应土地太少,地产商比做建筑的还不如,在无利可图情况下,谁有心思经营?大地产商是否认为过去作为香港各业火车头的地产业已经名存实亡?

  事实是从10月至今被勾出的土地,都不是由大地产商竞得。九龙塘广播道地王由嘉华地产竞得,山顶加列山道12号地王亦只是由一间制衣厂竞得。为何大型发展商没有竞得土地?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对香港地产已无心恋战?

  资料显示,新鸿基地产(0016.HK)于今年5月作出10年以来首次配股行动,集资约90亿港元;上周恒基地产(0012.HK)及恒隆地产(0101.HK)分别宣布配股集资,金额亦达50多亿及60亿港元,合计接近200亿港元。三公司公布的集资额,主要都是用于内地的

房地产投资发展。即将分拆酒店资产以REITS形式上市的富豪酒店(0078.HK),分拆将带来最多56亿港元现金。该公司亦计划利用集资所得,发展其北京大型项目及满足未来数年的财务需要。

  对于为何如此多公司竞相到内地发展,李兆基认为与香港的勾地政策有关。内地交通便捷,楼盘便宜,很多香港人都喜欢到内地置业,香港无法竞争。

  试从近日汇丰银行宣布减息看,虽然随后有部分银行跟随减息,但上周末的新盘成交仅逾33宗。减息理应使楼市升温,但市场反应却非常冷淡。

  虽然香港各大地产商纷纷北上发展,不过,进军内地地产市场并非每一个发展商都可以做好。主要问题是,内地房地产市场仍备受宏观调控影响,即使发展出色的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地产市场,都受此影响。未来内地是否会进一步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加息,甚至再收紧外资购买房地产条款,亦未可知。

  不过,

人民币升值的确可以使已持有大量土地储备及物业的外资得益,他们都享受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香港地产商此时北上,趁低价买入内地房地产发展项目,的确是合适的时机。即使内地深化宏观调控,但若香港地产商主要发展商业项目,料影响有限。

  如何看转战内地市场的地产股?如果发展商不看好香港地产市场,建楼减少,未来售楼收益将难以保证,转战内地又要等收成,那么未来数年,香港地产股的表现将有可能逊于大市,投资者应谨慎选股。(张国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