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存款魅力下降 资金游走逐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4:0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晓忠

  日前,央行公布了10月份金融运行报告,从数据看,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迹象。从10月的存款状况和10月创纪录的贸易顺差看,金融脱媒问题相比以前有所加深。

  一般来讲,贸易顺差经过强制结售汇制结汇后,基本上会体现在金融机构负债项目———存款上来。然而,最近几个月来贸易顺差不断创出新高,但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却并不同步,特别是10月份,贸易顺差创出23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却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下降。央行认为这部分资金主要流入了股市,证据之一就是10月份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比上月增加了2161亿元。

  不论这种解释有多大的合理性,实际上都反映了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金融脱媒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储蓄存款下降可以反映出,由于存款利率较低,企业和居民对存款的热衷度已经有所降低;而存款的活期化也揭示出了

商业银行对资金的吸引力在下降。二是虽然10月份股市新增了2161亿元客户保证金,但实际上这些资金的流动性很强,在股市基本上是打游击,其中主要是炒新,资金进入股市的深度仍然不足;而且这些资金即便从股市撤出,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也不会再存入商业银行,而是以脱媒的形式游走于各个市场寻求获利。

  其实,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等正规的企业融资渠道一直存在一定的背离。这种背离一度引起了有关中国投资回报率和企业盈利水平间的争论。实际上,正规的融资渠道受到压制,为民间融资提供了较大的伸缩空间,可以说中国的高投资率与民间融资的规模是分不开的。而这种民间融资,监管部门难以监控。

  金融脱媒的现象,一方面反映国内商业银行资金运作的低效,资本市场的基础还不牢固,投资理念和上市公司质量、市场秩序尚不完全具备对资金的稳定吸附能力。这为民间融资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反映央行的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的利率政策越来越显现出弊端。

  从目前M1和M2的走势看,两者的喇叭口虽然有所收敛,但有关部门仍需注意货币流动性风险。一般来讲,定期存款具有降低货币再造(货币乘数)的功能,活期存款由于流动性较强,创造货币流动性、增加货币乘数的功能也较强。

  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的矛盾加剧,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一方面,虽然短存长贷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收益率,增加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但如果把各种管理费用、较高的违约损失可能性和资金的机会损益计算在内,长期贷款的收益并不高。另一方面,短存长贷使得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即便是在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也很容易面临流动性支付压力。

  总之,从10月份金融数据显现出来的问题看,笔者认为,如何综合动用

汇率和利率等政策组合拳,有效疏导当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减缓
中国经济
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将是摆在货币当局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