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未来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4:0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贾壮

  本报讯虽然近几个月的CPI数据基本保持平稳,但央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却屡创新高,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不容忽视。10月份的CGPI较去年同期上涨3.8%,已经连续5个月创出新高。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企业商品价格较上月下降0.2%,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上升3.8%。

  数据显示,10月份农产品价格较上月下降0.4%,较上年同期上升6.3%。有色金属价格较上月上升0.7%,较上年同期上升42.9%。铜价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69.4%;氧化铝价格较上月下降11.5%,较上年同期下降11.6%;铝价较上月上升1.6%,较上年同期上升18.4%。

  

能源总体价格较上月下降1.7%,较上年同期上升7.0%。煤炭价格较上月上升0.4%,较上年同期上升4.1%;
原油价格
较上月下降9%,较上年同期上升4.5%;成品油价格较上月下降1.2%,较上年同期上升14.7%;电力价格较上月上升0.3%,较上年同期上升5.6%。

  央行每月编制并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简称CGPI,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间集中交易的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价格变动水平,与CPI一起能比较全面地描述物价波动轨迹。有专家分析称,如果单纯从CPI数据看,目前我国的物价水平仍在低位运行,但如果考虑CGPI的变化情况,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值得关注。

  在此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分析指出,未来我国价格走势的上行风险仍不容忽视,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从上行风险看,一是水、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会陆续上调;二是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环境保护、职工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企业在治理污染、劳动保障、安全生产、职工工资等方面的成本会相应增加;三是各地投资冲动依然很强,投资增速有反弹的可能,未来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存在上涨压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