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应对食品危机谨防走极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冯玉国

  从事前的无人查问,到事后的草木皆兵,“红心蛋”事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据昨天的《信息时报》报道,11月15日,广州市工商局发出禁令,从即日开始,全市禁止向消费者出售鸭蛋。不管是红心鸭蛋还是黄心鸭蛋,不管是在批发零售市场还是餐饮市场,一律禁止销售。但16日,广州市工商局消保处表示,目前暂时停售范围仍仅限于红心鸭蛋,并没波及黄心鸭蛋。

  既然未波及黄心鸭蛋,记者调查时为何发现广州市 内多家超市,无论红心鸭蛋或是咸鸭蛋都不再有卖呢?放下这个疑问不提,假若有关部门真的如此处理,就显得过于草率了。红心鸭蛋比黄心鸭蛋每斤要贵两毛钱,由于红心鸭蛋是喂鸭子“红药”的结果,其喂养成本要高于普通鸭蛋,也就是说,普通鸭蛋含苏丹红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退一步说,即使有关部门怀疑普通鸭蛋也可能有问题,就应该尽快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再做决定,否则,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停售,就可能给养鸭户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给喜欢吃鸭蛋的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

  事实上,就连红心蛋也不全是有问题的。比如,广东省电白县的红心鸭蛋,就是当地一个著名的品牌。在广州封杀红心鸭蛋之后,电白县的养殖户由于受到株连纷纷喊冤:“我们在海边放养的鸭,生的蛋从来就是红色的!”原来,南方和北方的养鸭方式不同,南方多为在海边放养,而北方则多是圈养。放养的鸭子可以吃涨潮退潮时留下的小鱼小虾,而圈养则多喂饲料(《羊城晚报》11月16日)。遗憾的是,每当某种问题食品成为社会的焦点,好的食品总是跟着受株连,连“申冤”的机会都没有。

  在问题食品出现后,如何做到在彻底清剿问题产品的同时,又保护好优质产品,这个关系有关部门似乎一直没能理顺。

  事前无动于衷,事后草木皆兵,是有关部门在面对食品危机问题时常走的极端。在媒体报道以后,有关部门为了洗刷自己不作为的指责,全力出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走另一个极端,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带来大面积损失。

  由于有关部门在处理“红心蛋”事件时,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已经给外界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即红心鸭蛋都是有问题的。11月14日,韩国食品药品厅决定回收正在国内流通的中国产咸鸭蛋,检查是否含有苏丹红色素。截至本月12日,韩国先后19次进口咸鸭蛋,数量达8.9019万公斤,价值约达10.9189万美元(《法制晚报》11月15日)。这对于我国的养殖户无疑又是一个打击。

  人们之所以会本能地放大“红心蛋”的危害,根源在于对有关部门的不信任。如果有关部门事先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影响面积远不至于这么大。事实上,在“红心蛋”事件中,那些养鸭户也是受骗者,一些不良商人以高价诱使他们给鸭子喂“红药”,这些养殖户自己也经常吃“红心蛋”,如果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讲明“红药”危害,对不良商人进行处罚,不仅危机事件可以避免,当地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鸭蛋品牌也可以保全。

  一次食品危机毁掉一个品牌乃至一个行业的悲剧一再重演,充分暴露出有关部门在应对、处理危机事件时的急功近利,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反思。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