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药业公司业绩“冷暖两重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6: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日盘面中,总资产在10亿元到20亿元之间的中型药业公司逆市大幅度跌价,整体走势呈现迷离状态。综观其三季度业绩表现有好有差,S桐君阁与广东康美净利润同比大增10%以上,赚得盆满钵满,而桂林集琦、金花股份等则继续扩大了亏损额度,前景堪忧;有鉴于此,投资者应以区别对待。

  盈利公司得益中药制药

  尽管在国家整顿药业市场后,相关板块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冲击;但“双刃剑”显然为一些管理精进、经营灵活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其中,与一度领跑沪深大市、每股收益高达1.06元的马应龙之类小型公司相比,广东康美药业等不少中型药业公司的三季度表现也可圈可点;后者得益于毛利率依旧高于35%的“中药饮片”生产,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76%,高达5.8亿元,而其净利润却突飞猛进增长39.62%,达到了7471万元,每股收益达到0.126元。

  无独有偶,S桐君阁也得益于中药生产加工,其该部分毛利率高达46.1%;其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与去年基本持平为22亿元,而其净利润同比增长10.31%,达到了898万元,每股收益达到0.0345元。

  除了均致力于中成药的产销业务外,两公司在经营管理中还有很多共同之处,其净利润增长幅度均远大于其主业收入增长幅度,反映出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细究报表,二公司的当期费用支出总额增长速度远小于同期收入增长速度,导致实际盈利能力提高明显,间接体现出公司既擅长“开源”又关注“节流”的综合理财能力。

  亏损公司担保难摆脱

  与上述二公司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桂林集琦三季度报告却显示出约4100万元的净利润亏损,比上年同期又增加了1000万元的损失,每股收益也只有-0.078元。客观来说,桂林集琦的三季度经营并非一败涂地,其经营性毛利率还是有17.26%的。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司连续积累亏损,且要为下属子公司承担高达2000万元的减值准备,而且管理费用高达2666万元,因此,如无“意外”,公司方预计2006年将亏损8000万元的净利润。与其“同病相怜”的公司更有金花股份,从去年三季度的微弱盈利状态转为了如今的巨额亏损状态,净利润为-3779万元,每股收益仅仅为-0.12元。

  有鉴于此,桂林集琦想出了一条“砸锅卖铁”的计划,公告中声称将“采取处置部分资产和股权等措施”达到四季度“扭亏为盈”的目标,不过,也表示“方案涉及到较多的公司外部因素,实施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是否能达到目标还是个未知数。

  可关注管理能力较好企业

  由此可见,在大环境外,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对于该类公司的业绩表现意义更为深远。中型药业公司势单力薄、资金规模有限,处在医药板块中最为“尴尬”的部分,缺乏片仔癀、马应龙等小型公司“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经营灵活性,全靠精进管理才可发展。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其中管理有效、创新成绩突出的企业。

  (井楠 文、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