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高价基金”不可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4:0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信诚基金董事曹幼非

  由现在时点看来,A股市场运行颇佳。笔者之前曾预测,全球的总体经济/股市将受制于生产要素(如石油、工资及土地)价格上升及各国央行抑制经济过热的政策而略有下调。但由于A股相对便宜,而且未反应总体经济的“真正潜力”,所以仍然有很好的机会。这个主轴思路没有什么改变,所以长线投资A股,没有修正的必要,只是希望与各位分享一些观念。

  目前国内投资者对于“高净值”的基金大都敬谢不敏,大家比较偏向于用1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刚发行的基金。这个逻辑,从以下几点来分析,都是可以被好好评说一番的。

  首先,已经存在的基金,不必再经过建立

股票仓位的期间,因此可立即参与市场。与此相反,新基金的建仓时间却是不易掌握的,基金经理必须用一段时间来买到足量的股票。如果基金规模较大(例如百亿以上规模),建仓时间就更长,也许会因此错过好的投资时机。投资者应该依据自己的投资期限的长短来决定投资何种类型的基金。如果希望很快在自己的资产组合中加入A股,那么最好的方式是买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基金,因为它的投资组合中已经有了较高的持股比例,比较符合您的目标。假如你希望所投资的基金规模不要太大以免难以操作,那么已经发行的基金更容易让你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

  其次,净值高的基金一般反映了该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水准。基金净值出现高增长,代表了这个基金经理以及他背后的投研团队的投资管理能力,对于这样的基金,理应更有信心投资。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台湾保诚投信旗下的保诚高科技基金,净值在30台币以上(面额为10元),但由于投资团队稳定兼业绩稳健,仍然备受投资人青睐。所以,可以买高净值的基金,但请注意了解:(1)该基金的过去涨幅与业绩基准比较如何;(2)对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否有信心;(3)对该基金管理公司是否有信心。

  第三,不少人对基金投资存在误区,将基金当成股票来投资,并由此推断基金净值越高,代表未来再成长的潜力不大。其实,以一只股票来说,如果因为每股获利很高,则市盈率(市价/每股收益)会下降,这是说得通的。因为每股的股价越高,则有能力参与的人数会锐减。但是基金投资则不然,高净值的基金不等于专买高股价股票的基金。净值恐高说到底是心理上的障碍。其实巴菲特先生的基金,单位净值高达8万美元以上,但仍然是很多家族(如

比尔盖茨家族)乐于购买并长期持有的。

  所以,请投资者不要排斥高价位基金,一方面对投资人有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基金公司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投资管理这一主业,或者多做投资者教育和引导等方面的工作,而不必花很多时间研究是否分红和分红比例,以及花大力气开发并销售新基金,甚而费心力去推出复制基金等工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