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做基金经理也会下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4:0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程林

  “巴菲特做基金经理也会下课,当然,是在中国。”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认真地表示。

  长期持有估值低、能提供高回报且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换手率低,这是巴菲特成功的方式,近50年来,巴菲特管理的基金平均每年都保持近23.5%的收益。基金经理苦恼的是,在中国,投资者根本不给你长期投资的机会。

  这都是真实的例子,一基金公司原投资总监甲,由于看好人民币升值潜力等原因,在去年即大量买入包括招行和万科在内的金融股、地产股,但由于去年金融地产股表现一般,这种“超前”的思路没有使基金业绩领先,因此在今年初,甲即黯然离开原基金。而另一个例子是某基金经理乙,去年就由金属市场行情变化敏锐发现金属股的价值,大量买入金属股,同样被视为“异类”,最后也被迫下课。

  讽刺的是,在今年行情中,金融、地产、金属股正是市场的龙头,而基金公司并没有一年的时间等待基金经理的预言实现,在基金经理下课后,其留下的基金投资仓位倒表现出色,业内笑称这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美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在5年以上,而中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不足18个月,可以说是一个“短命”的群体,其原因正在于短期业绩压力。

  2005年,中国公募基金的平均持股周转率为325%,这么高的换手率世界罕见;在海外成熟市场,大多数基金的

股票投资年周转率在1倍左右,如果超过2倍就须向投资者解释原因。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抱怨说,换手率高也因为短期业绩压力大,只得频繁换手寻找热点,基金公司现在非常重视基金的短期业绩和排名,如果排名在业内前列,就会大受夸奖升职加薪;而一旦排名落后就面临下课走人的尴尬,因此根本就没有长期投资的机会。该基金经理表示:“即使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上市公司价值被低估,我们也不敢多买,只能试探性介入,因为如果公司没有被市场主流思路认可,短期内股价就上不去,短期股价上不去,基金的业绩就受影响了。”

  基金公司老总也有苦衷,持有人特别是机构给的压力也很大,一旦旗下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比不上同行业的其他基金,持有人就会选择赎回;而且新发基金也马上处于不利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不可能给基金经理太多时间表现。

  持有人为什么如此短视呢?一位基金公司老总表示,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股市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和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它们不需要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待,只需要马上见到的收益;投资人也没有什么品牌忠诚度,管你什么公司只要有短期回报高我就买你的基金。

  持有人的选择有错吗?如果你是证券市场的老股民,当你看到当年的高成长牛股银广夏、东方电子后来的窘状,当你看到当年呼风唤雨的大证券机构君安、南方纷纷倒下的时候,当你看到今年基金因为高集中度持仓而备受争议的时候,你也会感到疑惑。

  为了一个

可口可乐公司,巴菲特可以等待三十年;在网络泡沫的时候,不投网络股的巴菲特曾经被外界批评为落伍老朽,幸运的是,他没来中国做基金经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