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情落定 通胀指数又成股市风向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尽管市场分析人士对于“选举效应”的看法莫衷一是,但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会中期选举无疑仍是美国金融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太多“惊喜”,时隔12年后,民主党人重新夺回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形成了白宫和国会由不同党派分别掌管的所谓“府院相争”局势。

  眼下,随着选举的大幕落下,围绕民主党获胜到底是否有利股市的争论也将逐渐平息。相应地,对股市影响更为直接的经济数据、特别是决定未来利 率走向的两项通胀指标———消费物价指数CPI和批发物价指数PPI,重新成为投资人作出投资决策的首要依据。

  选举让医药股“最受伤”

  总的来看,尽管选情的僵持一度让股市投资人不敢轻易入市交易,并且获利抛盘也不时涌现,但在科技巨头思科等公司的强劲业绩报告推动下,美股上周表现仍可圈可点。

  道指上周累计上涨1.02%,报12108.43点,并一度在11月8日触及历史新高12176.54点。代表科技股的纳指则大涨2.53%,为两个月来最大单周涨幅,报2389.72点。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上涨1.22%,报1380.90点。

  不过,具体到个股和板块而言,医药股等被认为可能因为民主党获胜而受到政策限制的

股票则遭遇了不小的抛售压力。民主党一直认为美国的药品价格过高,因此市场担心该党会很快推动立法调降药价,对医药公司盈利带来负面影响。

  个股中,默克跌幅较大,该股本周收报43.12美元,较前一周下跌了4%以上。强生公司也下跌了2.24%,报66.29美元。

  本周关注两大通胀指标

  尽管华盛顿的动向关乎行业和公司利润,但随着选情明朗,投资者重新将关注焦点放到对市场和经济增长影响更为直接的美联储身上。本周将有两大通胀指标出台,投资者希望从中看出当局货币政策走向的端倪。在连续三次维持利率不变后,今年美联储还将在12月12日召开一次货币政策例会,目前对此次会议上恢复加息的预期并不十分强烈,但包括美联储官员在内的多方人士一直在提醒美国的通胀压力依然不小。

  本周二和周三,美国10月份的批发物价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将分别出炉,从而为联储下一步举措提供依据。

  目前市场预计,剔除能源和食品的10月份美国核心批发物价指数将上升0.1%,9月份为上升0.6%;核心消费物价指数预计也将上升0.1%,9月份为上升0.2%。

  此外,市场还将关注周二出台的10月份美国零售销售数据,目前的预期是剔除汽车销售外下降0.2%。在

房地产降温的情况下,零售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楼市疲软是否牵连到其他经济部门。

  企业盈利发布矛盾信号

  现在对于美股的投资者来说,还有一个不小的困惑:在宏观经济数据并不十分乐观的情况下,企业盈利状况却异常强劲。

  目前,已有近3300家美国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度盈利报告,总的净利居然同比增长了31%。

  分析师指出,在总体经济增长趋于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盈利却并未出现同步降温,这并非一个很好的苗头。

  下周还有一些重量级的美国公司财报出炉,譬如零售股中的Home Depot,沃尔玛以及Target等,此外还有星巴克、惠普、戴尔以及Agilent科技等。

  (朱周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