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士伯基金会和丹麦的艺术赞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专访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前院长艾茜·玛丽·布克答博士(Else Marie Bukdahl)

  过去的15年里,丹麦皇家美术学院一直与中国的艺术家和

文化人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合作项目,两国在艺术文化领域有了长期的视觉对话。在前不久于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王彤绘画作品展”结束以后,记者采访了策展人艾茜·玛丽·布克答博士(Else Marie Bukdahl)。作为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的前院长,她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丹麦的基金会,以及它支持艺术的模式。

  丹麦嘉士伯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啤酒酿造公司,其产品在丹麦、瑞典、葡萄牙和

马来西亚的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且,它已不仅仅是一家啤酒厂,它的企业文化已融入了丹麦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嘉士伯基金会是由嘉士伯创始人J. C. 雅可布森设立于1876年9月25日。1887年雅可布森去世后,老嘉士伯啤酒厂由该基金会掌管。1902年,他儿子卡尔·雅可布森的新嘉士伯啤酒厂也归属嘉士伯基金会。1970年嘉士伯酿酒公司与图堡(Tuborg)公司合并后,嘉士伯基金会拥有嘉士伯公司51%的股份。该基金会赞助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并拥有嘉士伯艺术博物馆和嘉士伯博物馆等,象征着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铜塑也是由嘉士伯基金会捐赠的。

  艾茜女士介绍说,基金会早在成立之初就已确立其宗旨:“要使所有的丹麦人都有机会观看和欣赏到艺术品原作和让所有的人生活在高品质的艺术品中。”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基金会主要的赞助活动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对博物馆的赞助。如著名的嘉士伯艺术博物馆(NyCarsbergGlyptotek)和路易斯安娜博物馆(The Museum Louisiana)。任何一家丹麦博物馆都可以向基金会寻求资助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艺术品。如果申请得到批准,他们就可以购买绘画、雕塑、摄影乃至国内国外各个时代的作品。正因为如此,嘉士伯艺术博物馆拥有了欧洲第一流的一些艺术品,包括古希腊时期的艺术、

罗马艺术、法国印象派以及丹麦“黄金时代”的艺术。路易斯安娜博物馆以现代派艺术为主。目前收藏了包括毕加索、贾科梅蒂等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一般由基金会从画廊、拍卖会以及私人机构处购得,再长期地“借”给博物馆。

  二是对丹麦艺术的赞助。基金会经常会参加一些在美术馆或画廊举办的展览,特别是关于丹麦本国艺术的。好的作品先是由基金会买下,再出“借”给有需要的医院、政府、学校一类的机构。因为人们普遍认同在这些公共机构的墙上或是花园中应该有高品质的艺术品。同时,基金会还积极扶持丹麦的艺术出版行业,特别是艺术史类书籍的出版。此外,他们也赞助设计和公益事业。

  谈到基金会的运营,它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嘉士伯的啤酒产业。根据企业经营的好坏,每年有相当份额的拨款发放给基金会,再由三个负责人统筹决定项目安排。艾茜女士特别强调了这三个人的学术出身背景:他们一般都来自大学,是美术史方面的专家,能够独立于企业之外运营艺术项目。

  访谈末了,艾茜女士还表达了她此行的愉悦心情,希望与中国艺术家有进一步合作,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