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开150亿元的“冻土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05:41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程胜 吴铭 深圳报道

  编者按:深市当前的上市公司清欠形势喜忧参半。一方面,去年至今清欠金额高达167亿元,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公司家数已从211家减少到48家,成效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少数“钉子户”占用资金集中度极高,ST、*ST以及暂停上市公司占未清欠公司比重很大,占款大股东股权被质押冻结的情况普遍存在,一座座“明碉暗堡”让清欠攻坚战举步维艰,距年底完成清欠的目标仍然遥远。

  本报今日起推出“清欠·深市在行动”专题报道,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清欠问题的重视,总结清欠经验,形成监管合力,尽早消除这一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痼疾。

  11月初公布的最新清欠通告显示,今年深市共有135家上市公司完成清欠,清偿总额达到93.05亿元,作为2006年

证券监管重头戏的清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然而,面对这组数字,深市监管者内心依然充满焦虑,这意味着至今尚有48家深市上市公司近150亿元的大股东占用资金未得到解决。其中相当多公司,要么大股东股权被冻结,要么实际控制人已不见踪影,还有些公司能否追回资金基本依赖于能否资产重组。而今清欠的铁镐,已经刨至坚硬的“冻土层”。

  “奋战80天,坚决打胜清欠攻坚战”,是

证监会在10月中旬做出的明确部署,如何在今年余下的50天里讨回150亿欠款,至少讨到明确的还款时间,已成为各地证监局、深交所、上市公司乃至地方政府面对的极其艰巨的任务。

  行百里者半九十

  自去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推进清欠解保的态度明确且日益强硬。对清欠能规范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质量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清欠主动性明显增强。从深市情况看,目前云南、厦门、北京、安徽、河北、青岛、贵州、海南、江苏、西藏、新疆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司已完成清欠工作。

  这是多方努力取得的成果。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与深交所在信息披露、并购重组、股改等业务监管上联合把关,制定了重点清欠、先行清欠的监管策略。

  ———深交所为从制度上推动清欠,先后出台了《股改工作备忘录第12号———清欠解保》、《关于及时披露资金占用清欠进展情况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总经理室成员亲自约见相关公司负责人督促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还先后赴宁夏、四川等地逐一落实清欠安排。(下转A03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