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 颠覆传统流通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03:1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联合证券研究所刘树坤

  农产品(000061)是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政府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潮流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第一股”。

  1996年12月上市时,其主要资产为深圳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收入和利润来源即为两大批发市场的交易费用收入。其中,市场租赁收入是其主要利润来源。

  交易模式的变迁

  在农产品的经营模式中,公司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已经从收取租金,演变成为以抽取交易手续费(佣金)为主,即形成从“地主”至“交易所”的角色转变。

  与一般商品批发市场类似,公司早期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布吉市场的收费以租金为主。公司将商铺租赁给客户,租赁合同一般3-10年(长租为主),期间商铺租赁价格不变,租赁收入以当年实际收到租金额为主。

  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公司不能充分享受市场繁荣(交易量增长)收益(市场交易面积不变,租金难以大幅增长);收益出现年际间波动(不同年份实际合同到期额不等)。

  福田市场曾试图改变交易模式和收费方式,建立了电子化交易大厅,进行农产品“拍卖”,批发市场变成“农产品拍卖行”,但农产品差异性大,难以“标准化”,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电子交易系统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基础。为了改善公司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农产品大力投资电子结算系统,随着这个系统的建立,公司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费模式也逐步发生了改变,“依据交易额抽取佣金”收费模式慢慢被被确认和采用。

  按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可将农产品公司属下的批发市场分为两大类: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网上交易农产品批发市场。

  目前,公司传统对手交易型批发市场中,电子化结算程度较高的有寿光市场、上海市场。新建(扩建)市场也大多在进行电子结算信息系统建设。电子化结算模式的推广使得公司收费模式改变有了运作平台,为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盈利增长开拓了空间。

  农产品公司批发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正在逐年增长,2005年批发市场总交易量达到1426万吨,总交易额452亿元,并以年均24%的速度(1995-2005)递增。假设公司全部采用“佣金”收费模式,按1%收费标准测算,则年“佣金收入”可达4.5亿多元,较2005年增加1亿多元,标准每提高1‰,则增加收入4500多万元,并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交易所模式的优势

  从经营模式来看,农批市场兼有商品批发及零售企业的特点,可以说是集“小商品城”和“苏宁电器”之长。而且农批市场还具有诸多“小商品城”及“苏宁”所不具备的优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往往属于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属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范畴,其建设和布局要按照市政规划进行。因此农批市场经营带有“寡头垄断”的特性,高进入壁垒使它能够轻易回避商品零售市场普遍存在的过度竞争,能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也在情理当中。

  我们认为可以将在批发市场发生的交易看作是

证券市场的场内交易,而把其它地方发生的交易看作是OTC交易。相对于证券交易所,农批市场现场交易对交易双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原因是农产品交易以非标准化的生鲜产品为主,交易双方需要在现场达成交易价格,可以避免双方在场内达成意向而在场外产生交易。

  同时,该模式还具强议价能力。生鲜产品对交易的时效性要求很高,销售方通常不愿因微小的场内交易费用而承担交易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农批市场所面对的客户多属于散户或规模并不大的经销商,农批市场经营方在对弈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因此它比“交易所”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此外,市场活跃程度与交易双方的利益成明显正相关,更容易导致市场交易活跃程度发生两极分化。这对于已经形成绝对领先优势的农产品公司来说,将能够在强者恒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