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尴尬,还是公平退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01:41 金融投资报

  山东聊城大学的一道大门,居然用了2000万元(因为有记者多方求证,有说300万,有说500万,有说3000万,这里只好取个平均值),据说还创了“世界之最”,28根大柱“象征着28年的办学历史”,140多米长的校门,成了这个地级城市的“坐标”;

  而更“高价”的还不是山东聊城那道像一弯新月的大门。据官方消息:从明年起,清华、北大、复旦等顶级高校的MBA学员,一年要交的学费“门槛”,提高到了12万元——17万元,对于为何要将费用提到“如此的高贵”标准,解释是这样可以用好仅有的教育资源;

  还有一组数字更能说明我们目前教育和就业的尴尬:据统计,2005年国家机关

公务员报考人数为54万;2006年报考人数就达上百万;而2007年,据人事部的初步估计报考人数比2006年还会略有增加。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计划招录两人,目前已有8814人通过审查,供求比创1:4407的历史新高。

  整体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再加上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已经是外企、国企和公务员“一个都不能少”,所谓的“双向选择”已经退化为“单向选择”。

  就业的选择,反衬出另一个尴尬:我们的教育资源,什么时候由“普渡众生”,变成了一部分人,或者说是一部分城市人的“个人专利”?

  千万元的大门,不修,应该不会影响办学质量;千万元的金钱,如果用于助学,可以帮助多少个学生圆大学梦,想必不是一道复杂的算术题。

  但我们应该算算另一道现在还无解的难题:教育资源属于不属于穷人,教育资源属于不属于农村进城的人。我们看到的教育尴尬,其实根子在社会公平的缺失。

  厦门大学可以要求学员上

高尔夫课程,和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农村中小学一贫如洗,教师的粉笔限量使用,那些陈旧的校舍,破烂的桌椅,简陋的设施,黯淡的眼神……

  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刷在墙上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实际上呢?领导换车有钱、吃喝有钱,城建有钱,一谈到教育就没钱。

  一些地方政府未必没有足够的财力向农村教育倾斜,而是教育投入见效慢,“回报低”,远比不上招商引资、美化城市等来得快,且更能塑造形象,显示政绩。

  而学校呢,是修大门有钱,修大楼有钱,对开办类似MBA这样的“既高且贵”的专业兴趣盎然,对那些贫困学生的支持,就难免有几分“羞羞答答”的回避了。

  成都日前出台实施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试行)》。在消息中,记者是这样评价的:成都在户籍制度改革上走在全国各大城市前列,从而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

  是哪些政策和举措,可以让我们在几分迷茫中,看到一丝曙光:租房户可落户成都。大专生有单位也可落户。民工子女在成都上学可落户。

  《意见》中“未成年子女可登记常住户口”一项特别引人关注。成都市有关部门介绍,2004年,约5.1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校。2005年,这一数字是21559人。他们和同班的城里同学一样,以同等的付费,享受同等的教育。

  同等的教育收费,同等的教育质量,同一片阳光和同一片绿地……城市里的孩子也罢,农村里的孩子也好,都能够公平享受,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

  我们是无神论者,不能去说诸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话。但是,只有当没有区分,不分人种、职业、地域的公平成为我们的一种深透在骨子里的追求,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起码,我们已经取得的公平,不能退化。□华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