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学会“勤俭持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5:3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陶俊报道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以约19%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实现了逾21%的净利润增长;而同期毛利率却呈下降趋势。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加强费用控制,是净利润增幅跑赢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原因。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毛利率延续了近年来的不断下滑趋势。

  根据招商证券资料,前三季度,可比的1343家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17.69%,同比下降5.14%。本报资料显示,2002年上市公司毛利率达到22.11%,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根据历史经验,上市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一般高于净利润,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则往往伴随着毛利率的提升。而今年前三季度,在毛利率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速却高于收入增速。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出现这种少见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跟上市公司三项费用控制效率大幅提高有关。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剔除银行股后,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为9.93%,较2005年下降了1.2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营业费用率为4.16%,管理费用率为4.32%,分别较2005年下降0.42和0.89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整体费用率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主营业务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从而使费用率的分母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股改以后,上市公司提高业绩的动力得到空前释放,而加强管理、控制费用是易实施、见效快的手段,从而使费用率的分子增长缓慢。

  部分绩优公司加强费用控制,为上市公司整体费用率下降作出了贡献。此外,整合重组、经营困难被迫压缩开支,也是部分上市公司期间费用控制得力的重要原因。

  以期间费用绝对额出现下降的公司为例。一些绩优公司依靠加强费用控制,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实现了净利润的较快增长。例如,美的电器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3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6.61亿元还有所下降,但公司倡导精细化管理,加强对经营过程的管控,使三项费用同比下降4.9亿元,为公司实现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29%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重组而导致期间费用同比下降的公司也不少。例如,在实施债务重组、中粮集团入主后,ST屯河今年前三季度三项费用大幅下降至2.65亿元,而去年同期高达6.66亿元。

  经营压力较大而被迫压低费用,也是一些公司费用绝对额下降的重要原因。TCL集团比较典型。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三项费用总额为63.07亿元,去年同期为72.02亿元,下降金额近9亿元。TCL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遭受挫折,被迫持续推行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措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