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棱光欲借股改重见曙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5:3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黎珂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心惊胆颤后,S*ST棱光的流通股股东们这几天终于可以小松一口气了,S*ST棱光日前发布的启动股改公告让他们再度看到了希望。

  知情人士透露,S*ST棱光此次股改方案可能有别于市场流行的送股方案,资产注入和债务豁免或将成为此次股改对价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次股改,公司的基本面将得到彻底改观,2006年度实现盈利,明年恢复上市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救命”股改事关生死

  因为连续三年亏损,今年5月18日,S*ST棱光

股票第二次被上交所暂停上市交易。如果今年S*ST棱光继续亏损,公司将被交易所终止上市。而公司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044.57万元,与去年同期708.73万元的亏损额相比,亏损有扩大的趋势。

  S*ST棱光正站在悬崖的边缘。危急时刻,上海建材集团的重新入主和随后而来的股改成为S*ST棱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06年6月29日,S*ST棱光第一大股东四川嘉信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建材集团签署协议,拟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4400万股法人股(占总股本29.07%)转让给后者。上海建材集团原持有S*ST棱光2514万股股份,此次转让如可完成,该集团将合计持有公司6914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增至45.68%,成为第一大股东。尽管股权转让尚未过户,但上海建材集团已经开始积极推动S*ST棱光的重组和恢复上市事宜,而股改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S*ST棱光的股改可能不会采用送股方案,而是通过注入资产等方式来支付对价。具体思路为S*ST棱光向上海建材集团定向增发,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收购其旗下优质资产。资产注入后,S*ST棱光的主营业务将彻底改变。此外,S*ST棱光的债务豁免也有可能成为股改的重要内容。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股改方案更有助于S*ST棱光解脱目前的困境。S*ST棱光自身没有扭亏的能力,没有能力拿出资金来购买资产,只有通过债务豁免、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等外部力量才能改变目前窘境。

  离2007年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对于S*ST棱光而言,这次股改能否在短时间内成功,是关系生死的最后一战。

  七年噩梦一朝醒

  如果这次股改成功,S*ST棱光将有望结束持续7年的噩梦。对于S*ST棱光的流通股股东而言,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噩梦的种子在1994年就已埋下。1994年4月28日,S*ST棱光原第一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将S*ST棱光35.5%的股权转让给恒通集团,这是中国

证券市场上的第一例国有股股权转让。

  恒通集团入主后向公司注入资产,S*ST棱光的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几年达到10%。但随着恒通集团占用公司资金曝光,注入资产盈利能力下滑,S*ST棱光开始出现经营危机。1999年,S*ST棱光出现恒通入主后的首次亏损;2002年5月13日,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

  2001年6月,四川嘉信从法院手中拍下恒通集团被冻结的S*ST棱光4400万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在四川嘉信的努力下,S*ST棱光在2002年底重新挂牌上市交易,曙光一度出现在公司面前。

  但让四川嘉信措手不及的是,恒通集团带给S*ST棱光的债务远不止账面上的那些,不断浮出的债务诉讼、担保诉讼以及大量资产的冻结,让四川嘉信有一种跌入陷阱的感觉。四川嘉信决定,只有在S*ST棱光向恒通集团追偿债务累计达到涉及总金额一半以上即3.9亿元时,四川嘉信才会与债权人再次协商,在合理的范围内解决债务问题。而只有在这些问题解决后,四川嘉信才会向S*ST棱光注入优质资产。S*ST棱光的重组之路就此戛然而止,直至再度被暂停上市。

  有趣的是,一圈轮回后,最后对S*ST棱光伸出挽救之手的恰恰是此前将公司拱手让出的上海建材集团。

  七年噩梦,能否一朝醒来?再等一段时间,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