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尔森成都行:为欧洲中小企业觅良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薛黎

  曼德尔森的首次中国西部之行将透出怎样的市场信息目前还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片庞大的市场已引起了欧盟方面的高度关注。未来几天中,曼德尔森也许会给出更加清晰的答案。

  曼德尔森将出席9日在成都举办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开幕式并参观洽谈会的欧盟馆。昨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曼德尔森笑称,希望欧洲的中小企业能觅得“良缘”。

  曼德尔森此次中国之行的“特色”也 逐渐清晰。10月底,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承担更多责任》及其“姊妹文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11月6日,曼德尔森已抵达北京,就规划中的欧中《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与中国商务部磋商。“这份文件可以看作是中欧贸易关系转变的象征。”曼德尔森在发布会上直奔主题,解释这份文件对中欧未来几年贸易关系的重要意义。

  他表示,中国与欧盟在1985年签署的贸易合作协定已经过时,不能很好地反映中欧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中欧双方的贸易投资额已经很庞大,今后必须继续加强紧密合作,挖掘更广的合作关系,欧盟的这份贸易投资文件就是为进一步的谈判提供了框架。

  曼德尔森指出,给欧盟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准入条件,给予欧盟企业建立合资、独资企业的权利,不仅符合欧盟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符合

中国经济的利益。

  提到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曼德尔森强调,这不仅是为欧盟国家提供帮助,而是对中国投资贸易和创新环境都有影响的大事。当然,曼德尔森也承认了我国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欧盟和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已经建立了有效和有建设性的对话机制,“我不想削减这个机制的有效性”。

  据悉,中国

商务部和中国欧盟商会昨天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在这个备忘录基础上,欧洲委员会将提供一些技术帮助:在中国建立50个知识产权投诉中心,帮助欧盟企业发现和处理一些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但是曼德尔森强调,这些方式不能代替中国政府更好地执行现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