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交易所即期现货交易谨慎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钱晓涵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上海石油交易所于昨日成功推出即期现货交易系统。即期现货交易首日,交易商挂牌卖出商品较为踊跃,买家购买商品则略显谨慎,总共挂牌13100吨,摘牌成交2100吨、成交金额660.3万元。

  虽然第一天的成交量并不是很大,但现货商们普遍认为,即期现货交易推出,是交易所降低姿态、对市场进行认真调研的产物;由于即期现货极具个性化色彩,易受现货商们欢迎。

  所谓即期现货 交易,是指按照《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交易商(交易所会员)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挂牌出售货物或对其寻购的货物摘牌(买入)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自主报价竞买、竞卖,在规定的交易时间内以“价格优先”的原则成交。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交易行为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交易所研发部研究员庞作祥向记者介绍,此前石油交易所的交易品种只有燃料油,交易商必须通过按期交易的方式进行买卖;即期交易的品种则不受限制,凡是石油石化产品,如沥青、乙二醇、

柴油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交易。

  现货商需要求购什么样的产品,或者出售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在即期交易系统找到;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商品,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向交易所申报新的交易品种,申报的内容包括商品品种、规格、主要质量指标、产地、交货地、交货时间、价格等主要商品属性。这将大大降低现货商的搜寻成本,也从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交易商的个性化需要。

  一些现货商认为,相比标准化的按期交易,处处显现个性化色彩的即期交易必将更受欢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已经上市2年有余,运作已经较为成熟。石油交易所第一个推出的标准化品种也是燃料油,多少显得有些重复;在其他品种尚未上市之前,按期交易的成交量偏小也就在情理之中;而目前市场上最需要的就是即期现货交易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据悉,昨天共有10多家交易商挂牌卖出石油石化商品共13100吨,3家交易商顺利摘牌成交。挂牌商品包括燃料油(180CST高硫燃料油、国产250#燃料油、俄罗斯M100)13000吨,乙二醇100吨。全天共计成交180CST高硫燃料油2000吨,成交均价2905元/吨,成交金额581.0万元;成交乙二醇100吨,成交价格7930元/吨,成交金额79.30万元;全天总成交量达2100吨,总成交金额达660.30万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