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率与价内程度的区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2:5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权证一级交易商广发证券霍玉琳

  经常关注权证信息的投资者会发现,我们评价权证价格高低的标准之一是其溢价率,溢价率反映的是正股价格在权证到期前需要变动多少才达到保本点。细心的投资者可能还会发现,权证指标中还有“价内程度”这一概念,反映权证的内在价值的大小。这两个指标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和区别呢?

  价内程度反映的是正股价格与行权价格的关系。对于认购权证,如果当前正股价格高于权证的行权价格,则该权证是价内的,其价内程度=(正股价格-行权价格)/行权价格×100%。由于行权价格是由条款决定的,因此,正股现价高于行权价格越多,该认购权证的价内程度也越深。而对于认沽权证,如果当前正股价格低于权证的行权价格,则该权证是价内的,其价内程度=(行权价格-正股价格)/行权价格×100%;正股现价低于行权价格越多,该认沽权证的价内程度也越深。因此,价内程度反映的是权证内在价值的大小,价内程度越深,其内在价值越大。

  但是,价内程度高是否意味着该权证就一定有投资的价值呢?其实不然,我们在考虑行权是否有利的时候,需要考虑行权带来的收益是否高于所付出的总成本,该成本除了行权价外,最主要的还有买入权证的费用。

  以11月7日的认购权证鞍钢JTC1为例,其行权价格为3.39元,正股价格为7.95元,因此该权证为价内权证,价内程度为134.8%,属于深度价内权证。但是,鞍钢JTC1的价格为4.645元,溢价率为1.02%,因此,在综合考虑了行权价和权证费用后,以11月7日当日鞍钢正股的价格来看,鞍钢JTC1并无行权价值,但由于行权日为2006年12月05日,因此正股如果在行权前能上涨1.02%,则行权就有正的盈利。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价内程度与溢价率的区别。价内甚至是深度价内权证并不一定意味着有行权价值,关键还是要看溢价率,因为该指标综合考虑了行权价格和权证价格作为行权总成本。因此,溢价率更有实际参考价值,这也是这一指标经常被引用的原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