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欠”的新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2:4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周到

  据报道,“清欠”工作将与恢复上市挂钩。暂停上市公司提出恢复上市申请的,除须扭亏为盈外,监管部分很可能要求其彻底解决资金被占用问题。

  从相关要求看,恢复上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暂停上市前的状态。因连亏3年而暂停上市的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并且经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显示盈利,可以在首个年度报告披露后五个交易日内提出恢复上市申请。不过,保荐机构还要出具公司规范运作、财务风险、或有风险情况的核查报告。规范运作的情况包括人员、资产、财务的独立性等,财务风险的情况包括公司的收入确认等,或有风险的情况包括重大对外担保等。《股票上市规则》14.2.1条规定:“对于公司存在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恢复上市的保荐机构应当要求公司改正。公司未按要求改正的,保荐机构应当拒绝为其出具恢复上市保荐书。”因此,暂停上市公司不能带着老毛病恢复上市,而必须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旷日持久地争取恢复上市,有例可援。因截至2003年连亏3年,S*ST中辽(000638.SZ)自2004年4月28日起暂停上市。2004年8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S*ST中辽恢复

股票上市申请。2004、2005年,S*ST中辽分别实现净利润1218.92、63.84万元。针对资金被关联方占用和违规担保,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连续出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S*ST中辽的重组,则以2006年3月9日北京万方源
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受让42.86%股权暂告段落。但一晃2年多,S*ST中辽的恢复上市几乎像马拉松赛仍没有结果。当然,对S*ST中辽而言,拥有暂停上市资格,就意味着有恢复上市的可能。

  提高恢复上市核准门槛,意义重大。要求暂停上市的公司不能有资金被占用的行为,符合恢复上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暂停上市前状态的原则。目前,该建议正由监管部门内部讨论,并有可能在明年最终付诸实施。相关报道称,沪深两市未清欠公司中有46家为*ST公司,其中有15家公司已被暂停上市。这些公司中的一部分,2006年底前“清欠”无望。报道还称,未完成“清欠”的公司,占用资金要全额计提坏帐。这样,一些公司2006年将因此连续亏损。2006年年报公布后,终止上市和暂停上市的公司也可能比往年多。新暂停上市公司如无法完成“清欠”,以后也难以恢复上市。这将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清欠”问题的解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部分S股公司将面临新的风险。*ST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兼戴S帽。按照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整体安排,S股的交易制度将作必要调整。这已带来流通性溢价降低的风险。S*ST公司则可能因不能“清欠”而连亏3年,致使股票在2006年年报公布后被暂停上市。对股权分置改革和“清欠”同时作预期,“清欠”的迫切性应更大一些。股权分置改革并无截至日期,“清欠”则可能涉及上市地位。难怪周二有约30家*ST股票跌停。

  《说文》曰:“复,往来也。”恢复,就是使之变成原来的样子。原来的样子是什么?就恢复上市而言,应是指上市之初的样子,而不是暂停上市前的样子。所谓上市之初的样子,就是符合上市条件的样子。因此,提高恢复上市门槛,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正本清源。随着上市公司恢复应有的营运水准,投资者也应回到坚持价值投资的策略上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