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不开的金手铐 中兴版股权激励背后玄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2:43 第一财经日报

松不开的金手铐中兴版股权激励背后玄机

  蒋飞

  老实说,过去3年来,于越(化名)对本职工作的热情,都未曾达到过今天这种程度。

  “自觉或不自觉地,你都愿意像股东一样思考公司的长远发展。”面对记者,于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中兴通讯(000063.SZ)业务部门的职员,上月底,他成为公司第一批股权激励计划覆盖的3414名关键岗位员工之一。

  “(用于激励的)标的

股票的实际解锁时间,是激励方案实施后的第三到第五年。这段时间的业绩好、股价好,对享受股权激励的员工来说同样重要。”于越这样解释他为何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热情。

  “别人有的,为什么中兴没有”

  谈及此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韦在胜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兴的对手主要是爱立信、诺基亚这些世界级企业。我们和他们要比技术、比产品、比服务,但本质上还是得比人才。你制度上、待遇上跟别人差距越大,就越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自创业以来,中兴通讯相继实现了A股和H股上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在薪酬制度上,由于受政策限制,一直没有建立起覆盖管理层和关键岗位员工的长效激励制度,等级工资、津贴补贴、奖金、递延奖金(现金期权)和短期激励,仍然占绝对主导。

  这对中兴通讯的人才竞争形成明显的制约。“其实即使在国内,尤其是在深圳这个高科技企业密集、同行挖角司空见惯的城市,缺少股权激励也一直是中兴的‘短板’。”于越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说,在此次推出股权激励措施前,中兴通讯的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手段已经在同行业中具备竞争力,但由于同城的华为等建立了股权(期权)激励机制,中兴倍感压力。

  “企业的高端人才,肯定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获得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认可。在竞争企业给出几十万元期权承诺的时候,一些同事选择了离开,这也很正常。”于越说,“别人有的,为什么中兴没有?”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