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合作区借鉴苏州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当胡锦涛主席宣布今后三年内将在非洲建立三到五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后,商务部主管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表示,非洲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将参照苏州模式,启动后的合作区将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三个项目初具雏形

  对于3年内5个非洲经贸合作区的目标,商务部人士表示,我国完全可以如期完成。到目前为止,已有3个合作区初具雏形。

  他说,这三个非洲合作区分别是南京-莱基(尼日利亚)合作区、 山东天利-毛里求斯合作区以及上海-约翰内斯堡(南非)合作区。

  其中,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莱基自由贸易区已在今年5月破土动工。莱基贸易区项目规划165平方公里,首期建设将于2年内完成。首期投资2.67亿美元,将用于建设电厂、道路和制造工厂。

  毛里求斯项目由山西省天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9月审办成功,总投资7.66亿元人民币。内部包括纺织服装园、轻工园、食品加工园等数个工业园区。

  南非合作区尚未得到

商务部正式批文,但上海诺易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在当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中国将完成角色转变

  政府主导、企业配合、以中国优势产业为合作契机,在中非合作区的雏形里,可以依稀看到苏州-新加坡工业区的影子。

  商务部人士承认,建设境外合作区的基本思路,正是起源于苏州园区的成功经验。

  商务部人士告诉记者,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经验,完全可以完成从接受国到投资国的角色转变,从而帮助非洲步入经济腾飞的轨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