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我的大胡子白袍子兄弟们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援非电信企业管理人员 从苏丹首都喀土穆开车前往另外一个城市———辛迪(shandi),只有走一条沙漠中唯一的公路,无尽的黄沙上,偶尔出现的几个零星村落会令人惊异不已。可是,突然间隐约出现了一条中国字横幅,随着距离的接近,横幅上面的字也逐渐清晰起来,同时,大片大片的现代化厂房也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大型油田所在地,而所有的勘探开发、厂房兴建,都是由中国石油公司帮助当地完成。至今,还有很多来自中国的技术人员、工人与当地人一同在这座沙漠深处的油田工作、生活。 在今天的苏丹,中国的影响、中国人的身影无处不在。就说首都喀土穆吧,中国餐馆虽然数量不多,但已成为当地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进中国餐馆,你总能见到当地人或举家欢聚、或邀朋对饮、或宴请宾客的热闹场面。每天,来自中国农场的蔬菜、水果被源源不断运往各个超市;随时随地,你都可以看到当地人使用手机互相问候,洽谈商务,而这些全部来自中国提供的电信技术。 自去年南北和解以来,苏丹民心思稳,经济复苏,招商引资,大兴土木。这样的环境孕育了难得的市场商机,大量的中日韩企业来到苏丹投资,都在努力打拼,力图淘金。而经过了十年的接触、了解、磨合,中国在苏丹的投资合作急速发展,涵盖了通信、能源、电力、水利、建筑、轻工等各大领域,势头强劲。目前在苏丹在建的几十个大型项目中,尤其以通信、水利、铁路、电厂、灌溉为主,这些都是利民工程,建成之后将会大大改善苏丹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互惠互利,使得苏丹人民对于中国怀有深厚的友谊和好感。 许多本地人才都以能进入中国通信企业工作为荣,而经过国内外专业的培训,实战系统的锤炼,他们都将成为本地企业眼中的翘楚。来自中国的电信企业甚至和当地电信客户及主管部门合作,成立了专门的通信培训学院,长期为本地培育高科技精英。 当我看着苏丹西部土著人拿着中国生产的手机欢呼雀跃;当我想到苏丹经济有5%以上是由我为之奋斗的电信行业所贡献时,心中充满了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同时,我又深深感到,大量人员的涌入,巨大的经济输出,渐增的资源获取都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双面影响:一方面是两国经济政治合作日渐紧密,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经济摩擦和文化冲突,尤其是在出现了不良竞争、低质商品等现象之后,有可能会引起当地社会的抵触和反感。我希望每个跨出国门的中国人都能时时自我约束和警醒。 说实话,苏丹的生活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很难适应。无论是遍布城市的清真寺一日5次的祈祷,还是Ramadan一月斋戒不吃不喝,或者是禁欲保守没有大众娱乐,都使得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的生活如同嚼蜡。 可是当你融入这里的社会,接纳更多的苏丹朋友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同。 不管是穿梭在大街小巷,还是在超市商店里闲逛,总会不时地有人用中文向我打招呼。朋友说阿拉伯语是本地的主要语言,由于苏丹原是英国殖民地,上点年纪的人也会讲英文,但下一代会说英文的已经不多。而这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会用汉语说“你好”。 非洲人都有着好客的天性,而且讲究“不分彼此”,如果你看到街上两个大胡子白袍子的男人手拉手走在一起,千万不要过多联想,当客户拿着半杯咖啡喝了一口之后,热情地转递给你,千万不要犹豫,这都是出于他们视彼此为兄弟的真诚。 苏丹人都有庞大的家族,每一代平均都有5至7个儿女,因此,参加家庭聚会要比西方的圣诞派对更加热闹。如果你有幸被客户或朋友真正接纳,那将会被邀请到家庭聚会当中。当你也穿起白袍,戴上小帽进入他们的聚会之后,你就会沉浸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热情的拥抱,快乐的舞蹈,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抓着白米饭…… 现在的我每天都与苏丹人泡在一起,无论工作生活都紧密相连,许多本地员工成了朋友,许多客户成了兄弟,在经历了漫长的市场拓展和生活调适之后,异国他乡的孤单和人生地不熟的惆怅已经消失,取之而来的既有对事业的追求,也有对生活的享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