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香港保险教父”杨梵城重出江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 01:10 中国证券报

  

△杨梵城 PHOTOTEX图片

  本报记者 董凤斌

  民丰控股(0279.HK)日前以5400万港元的价格向有“保险教父”之称的盈科保险(0065.HK)前副主席杨梵城,收购旗下保险代理公司先机控股(Cinergy)100%权益,杨梵城同时被委任为民丰控股主席。这位已在香港保险市场驰骋了近半个世纪的“保险教父”此次欲借民丰再战江湖,并立志在五年内令民丰晋身香港十大保险公司,而最终目标则是希望拓展内地保险业市场。

  驰骋江湖五十载

  上海出生的杨梵城在香港保险行业拥有近半个世纪的经验。他1957年加入友邦保险(AIA),1981年已担任副主席一职。1982年,他跳槽至国卫保险的前身Sentry Life Insurance (Asia) Limited。1992年,杨梵城获任为国卫保险亚洲区行政总裁,同年令国卫保险在香港成功上市。

  1994年,李泽楷收购当时的鹏利保险,由其亲信袁天凡出任主席,并以丰厚报酬拉拢有“保险教父”之称的时任国卫保险亚洲区行政总裁的杨梵城执掌管理大权,杨梵城带逾600名保险经纪跳槽至鹏利保险,一时间轰动全港。1999年6月,鹏利保险正式易名为盈科保险后,杨梵城出任盈保执行董事、副主席及行政总裁。

  然而,李泽楷由于不满杨梵城的管理风格而令两人关系最终破裂。2002年,杨梵城先后被撤去行政总裁及副主席职务,2003年6月离开盈保,其后更是被盈保禁止他在2年内出售盈保股份和从事保险业工作,杨梵城不甘示弱,反过来控告盈保欠薪,要求赔偿。2005年,杨梵城在禁售期满后悉数沽出手上的盈保股份,套现约1.65亿港元,与此同时,他高调复出,宣布通过旗下新设的投资公司,斥资超过3000万港元入股保险代理公司先机控股(Cinergy),成为该公司大股东兼顾问。

  先机控股由杨梵城的两名女儿杨蕙茵、杨蕙珊和一位前任同僚于2003年创办,2004年起经营人寿保险业务、一般业务及相关投资挂钩金融产品。公司于2006年6月底负债净额(不包括贷款)约360万港元。

  去年在入主先机控股后,杨梵城坦言:“假如我再去打工,好似为人作嫁衣裳般,觉得保险代理最好,既可以做回老本行,又有扩展机会,不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借壳民丰重出江湖

  10月23日,民丰控股公告,向杨梵城收购先机控股100%股权及约1933万港元贷款,代价为该公司1.28亿股及增发的7159.7万股代价股份。上述2亿股转化为金额约5400万港元;增发的代价股份占该公司扩大后股本的13.05%。杨梵城在上述交易后被委任为民丰控股主席,先机控股变相借壳民丰上市。

  杨梵城在记者会上表示,收购先机后会整合公司成为一家能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机构,目前先机主要业务为分销一般及人寿保险业务,而民丰将会专注拓展传统寿险业务,因为寿险市场仍有大的发展潜力,但先机本身并没有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牌照,因此公司正计划全速前进申请有关牌照,并且会积极物色合作或收购机会,包括拥有寿险牌照的公司。

  先机与民丰成功结合,既能获得上市公司地位,又使财政实力大增。杨梵城坦言,是次合并可壮大集团规模,有利民丰向香港保监处申请寿险牌照。他表示,希望最快可于明年上半年获批牌照经营寿险业务。在此之前,民丰仍会经营先机现有分销一般保险业务。

  杨梵城表示,民丰预算未来约80%业务来自传统寿险业务,其余20%则来自投资保险产品,并期望两三年后获取盈利。他寄望,以生意额计算,民丰可于5年后晋身香港十大保险公司,但未透露集团未来预算的投资金额。

  期望进军内地市场

  杨梵城坦言,合并后的新公司会以香港为人才培训基地,再进军东南亚保险市场,包括泰国、菲律宾及印尼等,最终目标则是“北望神州”。他说:“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做内地保险业务,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他指出,目前虽然没有取得内地保险牌照的时间表,但会考虑在内地合伙成立保险公司,或进行收购。

  他认为,香港的中资保险业,包括内地资本和香港本地资本的保险业,其产生和发展与内地保险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香港保险市场的历史是在1841年随着第一家保险公司———仁记洋行由广州迁入香港而开始的,165年后的今天,内地和香港资本的保险公司在香港保险市场上已占据了较重要地位,所以香港保险市场的发展不应该脱离内地保险市场的发展而单独进行。

  他表示,加入WTO后,中国民族保险业如何应对技术先进、财力雄厚的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香港保险业与内地保险业一样不无忧虑。他认为,香港保险业的华人高层管理人员均有数十年的保险经验,绝大部分都曾在跨国保险公司中担任过主要领导的工作。可以设想,如果内地直接引进香港当地保险业及其华人保险专家的技术和经验,就可以没有任何文化障碍地引进世界先进的保险技术,从而帮助内地保险业有效地提高

竞争力,共同应对外资保险的挑战。

  因此,为了应对WTO带来的挑战,多年以来杨梵城一直提倡加快两地保险业的合作,给予香港当地保险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特别的支持和优惠。他表示,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还没有一家香港当地资本的香港保险公司获准在内地设立保险机构。如果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保险市场能更早地对香港中资尤其是其中的港资保险公司开放,有利于内地与香港保险业的双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