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读书越多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 01:09 中国证券报

  中学时有次考语文,班里一位男生把“数风流人物”释为“清点关系不正常的男女”。第二天他的答卷被张贴在黑板上,举座哗然。我们的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初而气急败坏、继而脸色铁青、最后怒不可遏地操起一只粉笔刷扔出去,飞越大半个教室,正中那个男生的前额,“你还读什么书!书都读到下水里去了!”在瞬间的惊恐过后,我对老师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不仅因为他手法准、内力深,还因为他用了一个全新的词语:“下水”。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十年。九月的一晚,我在北京为一位广州来的朋友接风洗尘。我和她虽然从未同过学,但自小就知道她读书了得:从历史政治到化学生物,从学校联考到省市级大赛,她的存在给同窗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大学一毕业,我便出来跑生活,她则心无杂念地考了一所重点文科学校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正是MBA辅佐凡人鸡犬升天之时,她一鼓作气,考了GMAT,顺利地读上了MBA。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大不列颠美利坚,但据说也是去了亚洲顶尖的一个商学院。

  见面时,她MBA毕业刚出来工作两年。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快节奏、强负荷的外企工作已经将她打造成一个女强人,做事快,说话快,语句中还不时夹杂着一些英文。“他这个人,非常Nice。”或是“去年我在国外Travel了一次。”要说她是为了照顾席上的一位海外华人朋友吧,她的普通话还不及人家的溜;要说是因为谈话内容用中文不好表达吧,她用的英文单词又全都非常简单。汉语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居然还有人要借助英文表达这么浅显的意思,我觉得难过。

  茶过三巡,正吃得热乎,她突然对席上海外华人的鼻子产生了兴趣,说:“我在海外见过很多华裔都是你这种鼻子,大大的趴在脸上,像个土豆。”一边还用手比划着。 我一口茶差点喷出来,本能地在桌子下找她的脚,想把她下面的话踢回去。但已经晚了,更惊人的话已经出来了:“你们俩最好别在一起。你们的属相不合,两个人相克。”这下不但我的朋友吃惊,我也倍感意外。难道她读MBA时,还兼修了算命?难不成她每日出门,都要翻翻黄历?难道她每次约见客户,还得掐手算算属相?若非属相合,就不能一起合作?我和那位朋友既不谈婚姻嫁娶、又无须兵戈相见,她突然发表这么一番言论,该如何理解?

  战战兢兢吃完饭,惟恐这位MBA小姐再做些出格的事。果然,她突然指着一位客人的脖子,很冒失地问:“你这块白斑是怎么回事?”那块白斑本来是人家的皮肤顽疾,虽然不是他的心头之痛,也算敏感的私人问题。她这冒失一问,让人家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窘迫有加。

  好在没过几天,她就走了。她走的那天,我欢欣鼓舞。那两天她常有惊人之举,而且大概是被MBA课程洗了脑,常常只为自己打算,时时都以自我独尊;从不考虑他人颜面,经常忽略基本礼节。换了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犯了这些错误一定要被老师打手板。不过有资格教育“硕士”加“MBA”的双料人才,至少也得是个博士后吧?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过如果读书的结果只是书本知识的机械累加,而不能借以自省人生态度,那么引用我恩师的话:这书真是读到下水里去了。(文/颜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