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美元贬值风险敲打中国巨额外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05:0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晓忠

  诸多迹象显示,美元进入一轮贬值周期似乎有些不可避免。

  最近,美国公布的三季度GDP数据为1.6%,为近三年来的历史低位。虽然从美国经济增长的季度特征来看,三季度历来是经济增长的淡季,但问题的关键是当前美国国内GDP增长的下行趋势已经确定,季节性特征的解释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最新公布的美国芝加哥10月采购经理指数和消费者信息指数都表现极差,反映美国经济走势的疲软更加明朗,而且从已经公布的这些数据看,预计本周五将要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也不一定好看。

  另外,最近以来,美国楼市已经先于美国经济进入了下行通道,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虽然近期出现了走低行情,但这些市场仍属于卖方主导的市场,输入型通胀仍然考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美元走势。同时,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虽然相对于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来看基本成功,但受政治、军事以及近来风生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制,国际经济的协调性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还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美国经济前景依然扑朔迷离。

  从理论上讲,美元的功能型错位决定了美元的贬值具有某种必然性。目前美元事实上充当了世界货币的功能。但美元的国际化色彩和美联储美元政策的国别化(美国化)特征已经决定了这种美元功能和美元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冲突。这种用美国国内货币政策来决定国际化美元走势已经把美联储推向了较为尴尬的地位;美元的国际化和美国经济总量相对于全球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经济总量的不断下降,决定了美元面临贬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美国要保持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吸收更多外部资金来平衡美国的“双赤字”和填补美国国内的储蓄缺口,则要求美元坚挺,至少不能滑入周期性贬值的轨道。

  显然,从国际化的角度看,如果人们不愿意看到美元进入周期性贬值,那么就需要一国的货币做出牺牲,这应该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不幸的是,人民币似乎被选中做为美元的“替罪羊”。不过,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问题一贯的态度和汇改以来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看,人民币虽然今后仍然存在升值的较大压力,但这一过程是可控的、渐进的和主动的,不会出现人民币过度升值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对中国来说,迫切需要提高警惕的应该是美元面临的周期性贬值风险。

  

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国更容易受到美元贬值的冲击。当前,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外汇占款,巨额的
外汇储备
不仅扰乱着中国内部的经济和货币秩序,而且面临着较大的外汇储备减值压力。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同于其他国家,目前已达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长期以来中国在外汇管理上实施的强制结售汇制所造成的。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央行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央行对国内企业、个人等的一种负债。

  根据货币中性理论,一旦美元进入周期性贬值阶段,中国损失的并不仅仅是外汇储备的减值,同时还将伴随着国内的通胀问题,因为在强制结售汇制下,外汇储备已经兑换成了人民币,这部分人民币的计价标的是美元现金和资产等虚拟资产,而非实物资产,因此外汇储备的减值意味着国内人民币供应量被放大了,在市场自我修正和回归调节机制下,货币的购买力自然就下降,这种并非由于实物供需因素引起的通胀就会出现。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减值———国内通胀”循环,意味着中国央行替美联储向中国人民开征了一笔跨国铸币税。

  因此,笔者认为要应对美元贬值风险和巨额外汇储备的运营管理风险,并不是只要鼓励资本流出就可以消除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切实把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以内需拉动为主的轨道上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降低贸易顺差,调整外资政策,防止盲目引进和攀比引进外资,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积极探索人民币的走出去战略,加大双边贸易结算中人民币计价的比重;对于存量的外汇储备,应该适当地调整储备资产中的币种结构、资产期限结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