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开骂之前问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03:39 金融投资报

  国际油价又降了,有车族对国内油价的愤怒也更加高涨:随行就市我们理解,但为什么原油涨你也涨,原油跌你不跌?还懂不懂价格规律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 窝心的并不是油价的本身,而是后面那只垄断的无形的手,这只手永远只敛不放,爱车的“吃饭”问题就永远会看它的“脸色”。

  回想这样的尴尬,恰好是在有了一些闲钱的时候,我们都还在蹬自行车的年代谁知道“欧佩克”是什么东东,自然它的增产减产与我们又有何干?至于石油老大哥赚多赚少好象跟我们的钱包完全无关,因为汽车我们买不起。

  短短的几年间,从大众、标致、福特、梅塞德斯·奔驰、宝马等众多如雷贯耳的汽车商争先进入中国、从原先宽敞的马路变得拥挤不堪的态势,不难看出国人的观念和钱包都在悄然变化着,于是成都有了私家车第三城的称号,有了车的成都人谱摆得也吓人,李伯清散打的“保姆买豌豆尖也开上奔驰”绝对是来源于生活的夸张,上班、接孩子、谈生意、远足出游,成都人把汽车生活似乎演绎得风生水起,而 对油价的风吹草动也自然敏感。 如今一个工薪族得掏出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还要高的价钱才能勉强做一个有车族,这与当初试图通过买车提高生活质量的初衷越离越远, 潇洒和风光日见式微,开骂顺理成章。

  不过,在抱怨油价的同时很多人几乎都“忽略”了一个自身的问题: 我们的富有是不是已经足够打造一个汽车王国?足够在油价面前脸不红心不跳?我们显示富有的方式是不是一定让车左右日常的生活?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要了解一下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高人均分配的薪酬支撑下美国人要养一辆车来上下班并不奢侈,况且他们在拥有我们35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前提下还享受着比我们低很多的油价,就算在东西海岸跑几个来回也不会不堪重负。 而在当今国内,不少人是四分之一给了房,四分之一给了儿女,剩下再有四分之一如果给了车,恐怕真还有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了。

  再来看看邻国的日本人,在提倡健康和环保以及节约能源为前提的今天,上世纪70年代就普及了汽车的日本人只把车当成了假日出行的交通工具,平日不少人以地铁和有线电车作为上下班的工具,油钱自然省下一笔不说,“抛弃汽车”更成了日本人长寿的法宝之一。

  看来, 对油价的抱怨多少有些庸人自扰的味道在里面。有了健全的市场法则,有了充实的腰包,摈弃无车不富的观念,也许油价不会那么头疼,开骂之前会理智些。□廖小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