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11月72家上市公司23亿股小非解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12:00 新闻晨报

  小非潮风险VS机会

  □晨报记者陈重博

  送走了激情洋溢的10月股市,11月的开局依然如火如荼。当更多市场眼光关注行情如何演绎之时,“小非”解禁却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高潮。据统计,本月共有72只个股约23亿股“小非”解禁,将创下股改以来小非解禁的新纪录。

  日均流通量并不大

  根据Wind资讯统计,10月23日是今年“小非”解禁的单日高峰,当日共有超过20亿股的民生“小非”解禁;之前的8月15日,总共约17.03亿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解禁创下了“小非”解禁次高峰,其中中信证券独占11.75亿股。而11月的72只解禁“小非”中,7日、9日、10日将有23只集中出笼,形成相对小高潮。

  但这些个股的“小非”盘子都不大,单日解禁数量都略微超过2亿股,难以构成对市场的大级别冲击波。从解禁的市值看,第一食品“小非”市值达到9.2亿元,位居本月之首,而其它大部分“小非”的流通市值都在5亿元以下。

  公司基本面很重要

  从以往“小非”解禁前后的个股表现看,“小非”带来的冲击波大小,与相关个股的质地息息相关。对于优质公司而言,即使“小非”总额庞大,集中抛售的压力也不大,筹码锁定性良好,相反,优质筹码的批量出笼,反而会给机构投资者,包括一些潜在并购者带来难得的“捡便宜货”的好机会。相反,对于一些基本面较差、估值偏高的个股而言,“小非”解禁会造成原先的持股人“胜利大逃亡”,对二级市场股价形成冲击。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小非”解禁究竟是风险还是机会,将考验你的投资理念及选股能力。

  从近期一些“小非”解禁个股的走势看,优质“小非”还是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而相对质地一般的“小非”则遭到了市场的无情抛售。之前提到的8月中旬、10月下旬这两大“小非”解禁高峰中,中信证券及民生银行在其“小非”流通前后,股价均有过出色的表现。

  在本周的盘面表现中,战略投资者增持优质“小非”的迹象更为显著。上周刚刚解禁“小非”的西山煤电,最近3日来连续收出中阳,公司三季报显示,其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不到10倍;而本月中旬即将迎来“小非”的中金岭南近期更是涨势凌厉,从季报看它也是两市业绩第一的绩优股。相对而言,上海金陵久联发展等个股同样为近期刚刚解禁的个股,但由于其基本面平平,在大盘股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股价却持续调整。

  本月“小非”有看点

  本月内一些热门行业的“小非”个股也有望受到机构的追捧。比如食品饮料行业的泸州老窖;钢铁行业中的新钢钒新兴铸管等。从板块分布看,中小板本月将率先完成“小非”的全面解禁。不过,之前多家中小板“小非”前后的走势却表明,非流通股股东套现欲望仍然较为强烈,大多数中小板个股在其“小非”解禁后便一蹶不振。

  “小非”增值炒概念

  随着“小非”流通数量的与日俱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收益也将逐步显现。

  2007年新会计准则将重新估算股权投资价值,并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在原有会计准则下,这部分资产只能以取得时的账面价值入账,同时由于没有实现全流通,也很难确定股权特别是不流通股权的真实价值。随着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当前上市公司的实际资产状况以及盈利情况,从而较大地提升公司的净资产,有利于反映出当前上市公司的资产状况,也有利于投资者衡量公司的实际资产收益情况。因此,大量持有“小非”的公司也值得关注。统计显示,沪深两市共有2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权,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超过5000万股以上的有30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