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以国际视野调节资产价格膨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5:59 中国证券报

  特约撰稿 盛军锋

  许多人将房地产、股票市场等资产市场的膨胀与人民币升值联系在一起,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进而将升值当成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必然原因。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国际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客观性和特殊性,以及利率政策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和环境要复杂得多,货币政策的环境和传导机制自然也有其特殊性,资产价格上涨并不遵循以上路径,根源也不单纯在于低利率。

  

汇率因素是当前调控出发点

  随着2005年7月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序幕的拉开,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开放,汇率因素使国内供求、国际贸易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更加复杂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汇率将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最重要因素。

  在本轮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一直存在着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各界一致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其主要根源,但在流动性形成的主要根源上却存在差异,有人认为根源在于我国的贸易格局,有人认为在于本币升值预期,也有人认为是我国低利率所致。

  在控制流动性的政策实践上,本轮宏观调控搭配使用了各种政策措施。为了抑制热钱流入,我国对利率政策使用非常谨慎,致使利率一直处于较低位,虽然资源定价机制不完善是造成预期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原因,然而低利率与资产价格上涨不无关系。

  低利率将引发资产价格上涨

  国际经验已经提供了升值背景下利率与资产价格膨胀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在本币对美元的快速升值过程中,由于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为刺激国内经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降低利率的宽松型货币政策。“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利率下调50%降至2.5%的超低利率,并将这一利率维持了两年多,而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在低利率上停留时间较短,经济萎缩趋势一经改变并表现出通货膨胀苗头时,这些国家纷纷提高利率。

  正是由于日本在低利率上停留时间太久,陷入了利率的“流动性陷阱”,并最终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和长期经济过热。而其他几个国家由于及时地提高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避免了像日本那样的经济过热。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成熟环境中,本币升值,国内经济必然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口下降,引起总需求减小,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为刺激国内经济,政府会采取宽松型政策,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量;第二阶段,随着政策效果的发挥,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合理区间上限,为防止过热,政府必须及时采取适度紧缩型政策。国内调控政策是适应汇率逐步升值而不断调整的,但针对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应做出相应的修正。

  我国的资产价格膨胀有特殊性

  在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下,资产价格的膨胀压力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环境和机制不同。我国本币升值对出口下降的影响有限,在利率政策上不必像日本等国那样,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复苏;即使出口有所下降,投资的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替代出口下降的经济增长效应。

  首先,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具有自身特殊性,投资率高、消费率低,投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两大主要动力。同时,由国际生产格局、产业分工格局决定了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加工地位,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出口短期不会发生逆转性的大幅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也不会降低;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尤其是金融市场不发达,经济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决定了我国本币升值应遵循主动、可控、渐进的原则,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不像日本等国那样大。

  我国在现阶段要更多地考虑由于升值预期、FDI政策、顺差引起的资本项目、经常项目的“双顺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国内流动性泛滥、货币政策操作和外汇储备增长,及相应的由流动性过剩支撑的资产价格上涨,而不是像日本等国那样主要考虑国内经济的单向政策刺激。

  在国际视野下调节资产价格上涨

  中国的汇率升值所面临的环境有特殊性,资产价格上涨的路径也有所不同,利率政策出发点也有差异。日本等国的房地产、

股票市场价格上涨,是由于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造成的,而中国的本轮资产价格上涨,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流动性的冲击,但实际上低利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发挥利率对资产价格上涨的调节作用,同时也要有国际视野。要认识到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低利率成因具有一定区别,日本等国家的低利率主要是用于刺激经济扩张,而中国的低利率环境则更多地着眼于保持与美国一定的利息差,防止资本流入,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

  当前美国经济逐步放缓,加息周期已经基本结束,随着核心通货膨胀压力减弱,预计在2007年将进入降息周期。一旦美国进入降息通道,即使国内经济热度不减,或为减弱较低的实际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冲击,而企图提高利率,将变得更加困难———提高利率从而缩小中美利差,会诱发资本流入,增大升值压力。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国际经济周期和利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恰当利用利率杠杆调节国内宏观经济,实现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