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特以资抵债上海科技悬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04:11 第一财经日报

斯威特以资抵债上海科技悬疑

  100万元探矿权10天内变身16.6亿元

  和路 申草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等待和催讨了许久,S沪科技(下称“上海科技”,600608.SH)终于获得了第一大股东南京斯威特的以资抵债、偿还全部占用资金的方案。

  近日,上海科技发布公告,南京斯威特第一大股东西安通邮将以其拥有的杨庄铁矿探矿权权益中与待偿债权等额部分权益,代南京斯威特偿还对上海科技的债务。该探矿权评估值16.6亿元,其中6.21亿元将用于替南京斯威特及其关联方偿还债权,剩余10.39亿元则由西安通邮享有。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通邮第一大股东为严晓群,持有其80%的股权,而西安通邮则持有南京斯威特94%的股权。

  纷争至今,一切似乎都将结束。然而,上海科技的相关资料却显示,此次探矿权的转让似乎并非那么简单。

  两天完成评估报告

  这大概将是严晓群手里的最后一张牌。然而,斯威特给出的方案却仍然难以令人信服。

  南京斯威特拿出的清欠方案中,所采用的相关重大数据,均来自名为陕西秦地矿业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下称“秦地矿权评估公司”)所作的一份评估报告。

  秦地矿权评估公司10月19日出具的评估报告称,评估小组从10月18日开始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简单归纳整理,选定评估方法,19日进行价值评定估算、完成评估报告初稿,在和委托方交换意见后提交正式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秦地矿权评估公司曾表示,由于时间过于仓促且杨庄铁矿远在安徽,因此采用了相关机构的评审资料,的确没有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查核实。

  “两天时间就完成了矿权评估,的确是快了点。”具有探矿权评估资格的机构之一南京鹏翔矿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专业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而相关法规也规定,评估机构应依据评估委托人提供的资料和资产状况进行现场实地核查。另外,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其中通常包括现场调查等。更为重要的是“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随意删减评估程序。”

  “一般来说,进行资产评估进行现场核查是必要的。”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关于加强探矿权评估监督管理的通知》,探矿权评估结果实行备案制。这是探矿权有偿出让、转让审批登记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上海科技的相关公告中并未披露杨庄铁矿探矿权评估备案表。

  记者致电秦地矿权评估公司询问相关情况,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100万摇身一变16.6亿

  根据上海科技公告,西安通邮持有的杨庄铁矿的探矿权有效期限从2006年10月12日至2008年10月12日止。

  而有关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10月12日发给西安通邮和安徽省仕翔矿业责任有限公司(下称“仕翔矿业”)的同意探矿权转让通知中,标明同意仕翔矿业以100万元向西安通邮转让该探矿权。

  10月20日,西安通邮、南京斯威特和上海科技签订了相关以资抵债的协议。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如果西安通邮以100万元就获得了该探矿权,从其获得探矿权至签订相关协议的10天左右的时间,探矿权评估价竟增加了1600倍。

  根据秦地矿权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书,此次采用的评估方法为现金流量法。

  有关专业人士指出,在普查阶段采用现金流量法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如果要采用现金流量法,其使用的参数一般需要经过相关专家的评审意见通过,使用该方法需要给出充分的理由。

  “采用这种方法估算出的探矿权价值有待商榷。”业内人士指出。记者多次致电仕翔矿业,两部公开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第一财经日报》致电上海科技,董秘胡兴堂表示,相关评估报告是南京斯威特方面向上市公司提供,已经经过了上海科技的审核。具体的相关内容以公告为准。

  还需后续投入

  即使上海科技能够顺利取得探矿权,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投入勘查资金。同时还要办理取得采矿权证,并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实施开采。

  根据秦地矿权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进一步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估计需投入1000万元。

  而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安徽省当涂县杨庄矿区开发利用可行性概要报告》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1亿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3亿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每年精矿生产总成本为2.2亿元。

  上海科技的董事和监事们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董、监事会的决议均提到,以杨庄铁矿探矿权证抵偿债务,仅仅解决了南京斯威特及其关联企业占用巨额资金的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海科技对有关银行巨额欠款及其生存发展的问题。

  而且从杨庄铁矿评估报告和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要从目前的杨庄铁矿探矿权到实现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前期投入,同时也存在极大的风险。

  上海科技的三季报显示,今年1至9月份,上海科技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降了410%。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科技再拿出一笔钱进行勘查和开采,绝非易事。

  记者致电严晓群手机时,却一直提示已关机。而南京斯威特新闻发言人朱君宇也表示,关于此次以资抵债的具体情况无法回答。

  “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会及时通知你的。”朱君宇表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