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机构直销玄机暗藏“从”还是“不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04:4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基金公司对直销大客户和普遍投资者的区别对待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多家基金公司每周均有投资报告专送机构投资者,这些报告不仅对外保密,即使是该公司的普通投资者也是无缘享有的。

  基金的机构直销已不仅仅是一个营销问题,它已开始侵入投资领域,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监管和法规还存在大量空白,市场只能寄望于公司的自律。

  “作为直销人员,我们最大的困惑就是,机构投资者或者大户,总是要求直接见投资总监,不愿意跟我们谈。”

  “我们有一个客户,有几千万在做

股票,但他就买几百万的基金。他很坦白的说,我就是拿几百万的投资来共享你们的研究平台。”

  “我们的基金经理、投资总监其实是很不愿意见客户的。见客户就要谈股票,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很难把握。而客户问的往往又是他们都不想回答的问题。”

  “对于机构投资者,不同的基金公司态度有所不同。有基金公司的直销人员竟然可以掌握基金重仓股情况,甚至还可以一周更新一次!”

  “这些机构牛得很,动不动就是一个电话打过来,股票涨了要问,跌了也要问。问重仓股是经常的事。”

  记者在了解基金直销情况时,听到上述各种说法。很明显,能否及时了解基金投资情况,成为机构和大户是否购买基金的一个考量因素,而不同的基金公司的配合程度又不尽相同。

  记者了解到,部分基金公司将“是否配合基金销售”作为对基金经理的考查标准之一,更有甚者,一些基金公司干脆将基金规模与基金经理的考核挂钩。在这样的考核体制下,见客户,特别是机构户就是基金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了,这类基金公司往往与机构和大客户有很“良好”的沟通机制。

  事实上,市场上已开始质疑机构大户利用掌握的基金信息进行套利的行为,发生在去年年底的“巨额申购兴业可转债基金套利招商银行”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市场怀疑的重点是,机构大户是如何获知该基金大量持有招商银行的信息的?“招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某A股在香港上市后,表现优异价格高于A股。而A股停牌,投资者即使看到了套利机会也无法买入。于是,一些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则成了机构申购重点,一只总规模不过10亿的基金一天内的申购净份额就达到了2亿。该基金经理直言不讳:“我们一直和机构有沟通,他们知道我们长期大量持有这只股票,所以才会大举申购。”虽然监管层及时的堵住了上述漏洞,但是此类事件的多次发生,不能不让人对基金公司的区别对待产生怀疑。

  其实,基金公司对直销大客户和普遍投资者的区别对待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多家基金公司每周均有投资报告专送机构投资者,这些报告不仅对外保密,即使是该公司的普通投资者也是无缘享有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公司对直销大客户都“低眉顺眼言听计从”。“现在保险公司也可以做A股了,他们的角色从基金公司的客户转变为‘客户+对手’了,我们不能不留个心眼。”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意识到要自我保护。

  也有一些公司从公司文化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待公司与机构户的关系。“我们公司认为,基金经理的职责就是把业绩做上去,如果业绩好赎回反而多,不关基金经理的事,是销售的责任。基金经理不想见客户,他完全可以不去。”不过,这位人士也透露,在这样的理念下,销售部门与投资部门仍然时有冲突,销售部门常常投诉投资部门不配合工作。

  可以看出,基金的机构直销已不仅仅是一个营销问题,它已开始侵入投资领域,如何对待直销户,直接反映了一个公司的风险控制、职业操守和公司文化。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监管和法规还存在大量空白,市场只能寄望于公司的自律。(荣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