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做好变现资产打算未来融资寄望外资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建军 摄□本报记者 陈建军

  面对银行的群起逼债,严介和已经做好了出让资产还贷的最坏打算,而这很可能也是太平洋建设转向外资银行寻求融资的一大标志。

  未来融资寄望外资银行

  “在自己登上胡润2005年百富榜老二之前,太平洋建设的银行贷款有70多亿元,此后九成多的贷款被银行收回。目前出现的追债风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银行收贷造成了流动性下降。”但严介和继续表现出他一贯的大度:“银行出于风险意识而相继收贷,是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定进行的正常操作,无可非议。”

  虽然在口头上表示能够理解银行的群起追债,但严介和已将未来的融资渠道主要寄望于外资银行。严介和一字一顿地说:“如果不能尽快和债权银行协调好贷款的解决办法,我准备将太平洋建设的一些优质资产变现提前还清国内银行的债务,此后寻求向外资银行融资。今年12月11日后,中国对外资银行的放贷政策将进一步放宽限制,这种全新的金融环境非常有利于太平洋建设。当然,目前还没看到需要太平洋建设壮士断臂的迹象,与相关贷款银行的协调也正在进行之中。”

  向外资银行寻求融资,这并非是严介和现在才有的想法。自2004年开始,严介和就在多个场合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太平洋建设之所以一直没有去向外资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政策限制还没有解除,而太平洋建设过去也还没有达到非常需要外资以私人股权方式进行融资的阶段。”严介和解释说:“如果当初拖着不还,太平洋建设手头的资金现在肯定要活络得多。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考量手段让人看不懂,太平洋建设将九成多的贷款归还掉,我相信中国绝大部分企业都做不到。因此,太平洋建设才应该是银行的优质客户,但没想到却成为银行加紧收贷的对象。”

  应收账款问题由来已久

  回过头去看,无论严介和被卷入债务风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但太平洋建设资产流动性差的缺陷都已暴露在世人面前。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新问题。2004年7月,原南通市经贸委主任蔡树东刚刚被任命为太平洋建设总裁时,就充分意识到了应收账款总量太大下的资金链危机。蔡树东在内部会议上说,不仅要从金融、

资本市场和企业内部找资金,而且要主动同政府业主商量把应收款提前归位。尽管蔡树东早在去年5月就已辞任,但太平洋建设应收账款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严介和承认:“在追债风波发生之前,由于自己亲自在调度各地的资金,因而整个太平洋建设的资金调拨比较顺畅,基本满足了工程建设需要的资金支持。随着自己辞去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太平洋建设内部的资金调度出现了问题。”

  太平洋建设要做“减法”

  自从1996年创立以来,太平洋建设在严介和这个激进“火车头”的牵引下高速发展了9年。用严介和的话说,是做了9年的“加法”。“这次债务风波背后体现出来的‘大起大落’,意味着太平洋建设必须走向理性的回归。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太平洋建设将做‘减法’,不再承接新的基建工程了。”

  严介和说。他还表示:“做完‘减法’,也是我彻底退出太平洋建设的时候。”

  除了不再承接新的基建工程外,严介和要太平洋建设做的“减法”还包括放慢发展速度,收缩战线,严格控制投资规模。严介和希望通过步步为营的发展,让经营管理层用延长的磨合时间去换将来的发展空间。严介和说:“太平洋建设不是个体户,仅靠我严介和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太平洋建设要发展,最终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希望经过‘一加一减’后,太平洋建设能走向新的‘团队时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