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上市卖了个好价钱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 16:23 新浪财经

工行上市卖了个好价钱的背后

  刘兆辉/文

  今天工行A+H股同步上市,A股开盘价3.40元,收盘报收3.28元,较发行价3.12元上涨5.13%。

  仅按照发行价计算,财政部和汇金持有工行的账面价值均达3706 亿元。一位汇金人士曾表示,“我们是1元1股进入,现在的收益能够从重要的角度说明汇金的成绩。”汇金和财政部分别持有工行限售流通A股1187.8797亿股,按照A股发行价3.12元计算,这些股份账面价值已经高达3706.1849 亿元。工行上市,最大的赢家正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和财政部两家内资国有股东。而此前中国银行改革,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先外汇储备注资,然后在香港股市上市的改革过程,也都是国有资本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汇金、财政部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站在国有资产增值的角度,实现自身资本利益的最大化,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工行A+H同价发行的模式,要让国有资产利益最大化,要在H股市场卖最高价,那么也一定会在A股市场卖最高价。这会不会重导以往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时的于民争利的圈钱行为呢?特别是在目前证券市场新股发行,管理层政策调控股指高度的前提下,能否实现让包括社保资金在内的所有国内投资者,以最低的成本买入最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呢?毕竟要建立和谐社会体现在证券市场上,就一定是要让投资者卖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而不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最大限度的去圈民众的钱。

  从国有

商业银行的管理者的角度,中行、建行,以及现在的工行的上市,管理层能在香港股市,A股市场卖了好价钱,当然功不可没。但是我们的银行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是为了最终的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就是说要通过银行改革,证券市场改革,最终实现国民资产的优化配置。是实现所有国民资产的优化配置,而不是将资产卖给外资,让外资来配置。否则中国积累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形成
汇率
风险也一样是问题。

  银行改革不应该单单从银行的角度,更应该从整个国家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关键是如何让国内市场优化配置资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尽量将资产在国内上市,而不是海外上市。要知道进入中国的外资年回报率往往在年15%以上。而外汇储备买入的美国国债还不到年5%的收益。

  中国银行海外上市,特别是工行A+H模式,国有资产卖高价的行为直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海外上市的结果是融进美元,而按目前中国的汇率机制、货币政策,融进美元后央行要相应的投放基础货币。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国内资本通胀,人民币资产价格上扬,同时外汇储备近一步增加。宏观上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这本属于人民的财富又用来银行注资,支持银行融入更多的外汇储备,这就导致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循环,一个依赖外资的循环。而积累大量外汇储备的结果很容易导致国家在汇率上的资产配错。比如接近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借给了外资,但其回报率不足5%;反过来,外资进入中国并购人民币资产,其回报率往往在15%左右。现在国内存在一种对外资的排斥心态,为什么呢?因为外资本在国内并购通常都是大手笔。

  要建立和谐股市,就必须摆脱以往那种官本位的经济意识,不能只想怎么在证券市场上卖给国民以高价,而应该是建立民本经济意识,怎么让这个市场买到最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在工行上市我们计算财政部和汇金公司获利多少时,我们也必须计算整个国家宏观金融配错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毕竟财政部、汇金公司的存在其目的无外乎建立和谐社会。

  中国从宏观上看经济改革的目的,就是摆脱依靠外资的模式,改走依靠内力的发展的道路。坚持市场化方向的经济改革,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以市场配置资产取代以往政府配置资产。但我们从工行A+H模式的上市来看,中国严重依赖外资仍旧未有改观。另外以“公有产权”形式存在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管理模,式仍然难改行政配置的本质。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的任命仍属于行政任命,不是市场行为。证券市场银行上市仍属于政策市下的行政配置,也不是市场化发行的充分竞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