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李荣融:央企投资衍生品不应因噎废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 06:1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监会有关官员:正会同相关部委规范国企境外期货交易

  证券时报记者林旭

  本报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昨日表示,中央企业对高风险投资业务既不能盲目参与、投机炒作,又不能敬而远之、退避三舍。对于央企投资包括股指期权在内的金融衍生品,这是监管层首次公开表明态度:应理性面对、规范运作,而非“因噎废食”。

  李荣融是在出席国资委在珠海召开的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监管国际研讨会时作出上述表述的。李荣融称,随着我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走向国际化经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开始利用金融资本市场提供的多种金融衍生工具开展经营活动。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强金融衍生交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各国大型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应当审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和对冲风险,”李荣融强调,“对于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来说,不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和对冲风险,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他说,中央企业应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主营业务、经营目标、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等情况,慎重选择投资品种,不轻易涉足不熟悉的领域。从事期货投资业务应当与主业相匹配,其规模要与现货相适应,严禁投机行为。

  对于有媒体近日断言管理层对央企套期保值业务即将“放行”,国资委相关官员告诉记者,监管部门从未禁止央企从事这一业务,也从未要求它们都远离期货市场。只是在

中航油事件后,监管层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央企面临的处境:一面是日益国际化的投资和日益频繁的市场波动要求央企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来管理风险,一面是绝大多数央企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专业化运作高风险投资业务能力的欠缺。

  李荣融指出,分析近年来央企从事高风险投资业务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案例,违规越权、风险控制不力、内控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司治理不健全、不完善,个人独断专行,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

  李荣融强调,今后国资委将本着“加强监控、规范操作、防范风险、注重实效”的原则,逐步探索建立高风险投资业务监管工作体系,切实加强高风险投资业务监管,探索建立国有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日常监测和预警工作体系,加强高风险投资业务监管指导,督促完善高风险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高风险投资行为和操作程序,加强

审计监督,建立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与此同时,证监会也在抓紧规范国有企业的境外期货交易。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官员介绍,从2001年至今,我国先后有四批共31家国有大型企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从事原油和

成品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商品的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目前,证监会正会同相关部委修订有关国企境外期货交易的文件。文件将细化境外期货业务的审批程序,进一步明确境外期货业务的审核与监管机关,对持证企业境外期货业务范围作出明确规定,专章规定持证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则,从而建立“企业自律为主,外部监管为辅”的境外期货运作机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