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中央托管结算体系——访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总经理吕世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03:2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于扬

  从1996年诞生至今,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已走过十年岁月。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总经理吕世蕴女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业内呈现三大趋势

  记者:当前中央托管结算机构发展的国际趋势如何?

  吕世蕴:当前,国际债券市场及其中央托管结算机构的演变已经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欧美的中央托管结算机构从分散向一体化整合,并且围绕托管结算的功能日益拓展。二是以保护和实现投资人权益为中心,相关金融立法受到高度重视。三是国际结算推荐标准逐步趋于统一,十国集团央行支付清算系统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制定的《证券结算系统推荐标准》,日益成为各国规范托管结算机构的参照指标。

  中央托管结算机构已成为一国债券市场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支持市场发展和创新、监测和控制风险、保障市场运行安全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明年起,我国将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新时期,因此,参照和借鉴国际经验,从全面推进我国金融改革的战略角度去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中央托管结算体系,十分必要。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我国债券登记托管机构的发展情况?

  吕世蕴:作为中国债券市场总登记托管机构,中央结算公司通过十年的努力,已基本构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适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中央托管结算机构的基本框架,开发并运营了由中央债券簿记系统、债券发行系统、央行公开市场业务

操作系统、债券柜台交易中心系统、信息统计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平台。目前已实现了债券无纸化和集中登记托管,实现了实时券款对付结算。根据国际结算标准关于“交易确认”与“结算周期”的建议,还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结算的直通式处理。

  国际上中央托管结算机构的历史不到四十年,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作为中国的债券中央托管结算机构,依托快速发展壮大的中国金融市场,我们应当有信心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较长的探索历程。

  面临五大战略性课题

  记者:当前中央结算公司在其发展中还面临哪些新课题?

  吕世蕴:从推进我国中央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建设的战略性角度,目前有五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一是考虑加大法律研究力度,呼吁推动金融市场适用法律的立法进程。二是考虑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探索公司体制改革。三要考虑深化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维护市场安全稳健。四要考虑适应市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五要应对国际证券投资需要,发展跨境结算服务框架。

  记者:我国托管结算法律基础相对薄弱体现在哪些方面?

  吕世蕴:一方面是相关法律法规缺位。比如,债券中央托管结算机构游离于《证券法》之外,主要业务受部门规章管辖,法律的规范层次不高;登记托管的法律关系和相关权利义务、结算最终性没有清晰界定;无纸化条件下的证券权利和簿记效力没有明文规定等。

  另一方面是现有部分法律成为债券业务创新的制约,比如金融担保(FinancialCollateral)问题。按照中国目前《担保法》,担保品处置必须通过双方事后协商一致或通过法律诉讼程序进行,处置过程较长,很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应当看到,立法问题不是单单通过托管结算机构自身的努力就能够推动的,这需要相关立法部门、监管部门和市场中介机构紧密配合,共同向前努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