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玲: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大非减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 00:46 中国证券报

  湖北 王红玲

  自从9月14日伟星股份发布公司控股股东伟星集团减持股份以来,“大非”减持就成了市场的一块心病。不仅投资者对大股东减持保持了高度的警惕,而且媒体方面对大股东限售股的解禁情况也是予以了特别的关注。而据有关统计,今年四季度将有13.47亿股“大非”获解禁,这些解禁的“大非”会否被减持,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大非”减持之所以让市场感到恐慌,一方面是由于大股东所持股份数量庞大,虽然目前解禁的限售股数量有限,但解禁之后就减持的做法,难免会让投资者对大股东日后的大量减持感到担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基本面和经营方向有较为清晰的把握和控制,因此“大非”减持容易引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化情况的担心。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因此,即便是“大非”的少量减持,也都可能令投资者倍感不安。但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对于“大非”的减持,投资者不妨换一个角度,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

  股市为什么要进行股改?归根到底就是要让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也都能够流通起来。如果股改了,大股东的股份仍然不流通,仍然死死地将其抱在手上,那么,这“一股独大”的局面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任何改变,如此一来,这股改的意义未免要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非”减持既是股改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是有利于中国股市得以健康发展的。

  不仅如此,“大非”减持也是符合

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的。投资需要追求回报,资本需要逐利。对于大股东来说,在资本大幅增值的情况下,如果仍然将股份死死地捂在手上不放,这显然不是资本的本性,是对资本的扭曲。而且从控股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保持着公司控股股东的地位,大股东完全可以用最小的投入来追求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更何况,为了获得所持股份的流通权,大股东还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了对价,有的甚至还作出了诸多的承诺。因此,在严格履行承诺并拥有流通权的情况下,“大非”减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鉴于“大非”减持可能给股价带来的冲击,作为投资者来说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一是要熟悉自己所持有

股票的公司限售股解禁的安排情况,尤其是“大非”的解禁安排;二是要熟悉原非流通股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对股改承诺的履行情况;三是要关注上市公司发布的“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在此基础上,投资者完全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迎接“大非”减持的到来,而不至于被“大非”减持打一个措手不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