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紧缩压力未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05:34 中国证券报 | |||||||||
广发证券 刘朝晖 央行日前公布的《2006年第3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表明,贷款需求和银行业景气指数均在高位运行,因此贷款增长可能出现反弹,年底前央行仍需继续加大紧缩力度。
贷款增长结构有变 8月末,消费贷款增速提高、企业贷款增速回落符合央行扩大内需和抑制投资过热的政策意图,表明8月18日央行加息政策的结构性效应开始显现。 加息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空间由原来的0.9倍调整为0.85倍,房贷利率下限的实际上调幅度仅为0.06个百分点。而企业贷款利率下限没有调整,5年期企业贷款利率下限的实际上调幅度为0.4个百分点。 因此,加息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企业贷款层面,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水平提高的幅度很小。这样一来,企业部门贷款成本受加息影响较大,贷款增速有所降低,而居民消费贷款成本受加息影响很小,贷款增速继续提高。 储蓄意愿回升 受央行加息影响,8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出现近四个月来的首次同比多增。当月新增储蓄存款1150亿元,同比多增302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同比多增321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同比少增20亿元。定期储蓄存款虽然同比继续少增,但少增的幅度与前几个月相比大大缩小。 相关调查显示,3季度,城镇居民储蓄意愿结束了连续两个季度下跌的趋势,开始上扬。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上,愿意增加储蓄的人数比由上季度的34.6%猛升至36.8%,这与2季度下跌3.8个百分点形成强烈反差。储蓄意愿回升的同时,股票投资对居民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居民选择购买股票的比例从2季度的历史最高点15.8%跌至12.9%。 紧缩压力未减 8月份贷款总量的同比少增主要是靠压缩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来实现的,当月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少增755亿元。8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1437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的77%,同比多增740亿元。调查显示,银行业景气指数实现了连续5个季度的攀升,并在今年3季度再创新高。贷款需求和银行景气指数高位运行表明,银行贷款扩张的动力仍然强劲,贷款增长可能出现反弹。 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因新开工项目清理而出现较大下降,但当前中长期贷款强劲增长态势表明,为期一个月的新开工项目清理结束后,投资增速可能出现反弹。 虽然广义货币M2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贸易顺差仍在继续快速累积,流动性过剩压力继续加大。6-8月,单月贸易顺差连创新高,分别达到145、146和188亿美元。 总体来看,年底前,央行在收紧流动性方面仍需要加大对冲操作力度,在抑制贷款扩张方面,可能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再次小幅加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