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市场约束在增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05:33 中国证券报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储兴华

  嘉 宾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周到

  市场约束机制在起作用

  主持人:一些上市公司正在撤消或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9月26日,G丰原公告,公司已经撤回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9月25日G韶能称,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已被修正为“不低于发行时的每股净资产”。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周到:上述情形出现,表明受市场约束的上市公司新融资机制,正在悄然地发生作用。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曾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确定市价发行原则,适度降低财务指标要求”,以“强化公开发行证券的市场约束机制”。就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而言,其实同样受市场约束。这标志着融资方案即使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监管部门核准,但并不意味着融资一定能够成功。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在制定相关方案时,对未来的股价要有保守的估计。因此,对公司的估值,在融资方案中可能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在于经营业绩

  主持人: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的关键,依旧在于经营业绩?

  周到: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看,对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要求要比公开发行证券低一些。这可能是一些即使符合公开发行条件的上市公司,也愿意非公开发行的原因。当然,从成熟市场的做法看,上市公司再融资大多为私募发行。不过,从G丰原、G韶能的情形看,非公开发行也会面临严峻的形势。两者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均远低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2006年中期,其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5289%和3.0655%,而全体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4294%和7.1610%。这必然影响投资者对其股票的估值。因此,尽管《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允许非公开发行证券,但这难以构筑绩平乃至绩差公司的融资乐园。

  主持人: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投资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

  周到:是的。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制度全面出台后,投资者还可以间接投资H股、S股和境外市场的其他股票。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也会因此进一步得到体现。由于不被市场认可,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因再融资受阻而业绩下降。在市场规模做大后,上市公司的分化也会加剧。

  发行价“底线”面临考验

  主持人:上市公司再融资中的“底线”,一直是敏感话题。

  周到:G韶能修正后的融资方案,已亮出每股净资产“底线”。低于每股净资产发行股票,意味着老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更意味着国有资产的减值。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规定:“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上市公司再融资意味着国有股权的稀释,是国有股的变相转让。因此,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G韶能,必须对“底线”严防死守。但如果公司因不能融资而失去发展机会,同样会损害股东利益,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进一步减值。因此,对于“触线”上市公司而言,可能会面临如何走出困境的难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