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上市带来市场变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4:5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周到 9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已核准中国工商银行发行A股。此前,工行的境外上市也获得批准,并通过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聆讯。笔者之见,中国工商银行的上市,可能会给A股市场带来以下两点变化。
首先,A+H模式将成为第3种两地上市的模式。中国证监会发行部负责人不久前表示,《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制度安排与香港市场的公开发行流程相同,发行过程较目前程序可缩短2个工作日,对于A股、H股同发的公司实现同时确定价格、同时上市非常重要”。如果认为这仅仅是为满足中国工商银行同步发行和上市的需要,恐怕低估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对有关制度安排的全部作用。由于《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未作强制性要求,以后的两地上市公司,会出现先H后A、先A后H、A+H三种模式。其中,在发行前就有两地上市计划的公司,估计会采用A+H模式。 A+H模式的推出,将首先在发行市场统一估值水平。9月25日,A股和H股加权平均收盘价分别为5.4993元和4.2907港元。2006年中期,A股公司和H股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1207和0.1922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1369%和8.8610%。因此,H股的市盈率约在A股的一半附近。而从两地上市股票的情形看,一部分大公司的两地股价较为接近。新老划断以来的“海归”公司股价,境内外差距更小。A+H模式推出后,对境内外市场估值水平的影响,将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9月25日,A股和H股流通市值分别为16144.9亿元和19972.81亿港元。H股仅仅是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的一部分,并且其价格还受美国存托凭证的牵制。因此,A+H背景下的估值,主要是A股估值水平向国际接轨。当然,在较长时间内,这种接轨主要体现在两地上市大盘股中。中小盘A股的估值水平,依旧会反映出境内投资者的偏好。 其次,发行节奏的把握将进一步市场化。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五十条规定:“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发行人应在6个月内发行股票;超过6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因此,为使这一规定落到实处,有关方面通过控制下达“批文”的节奏以控制扩容速度的做法,有望得到改变。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方星海近日透露,在中国工商银行上市后,“有关方面会安排由拟上市公司和承销商自己决定上市节奏。这很容易激发内地企业到沪深交易所的上市热情”。方氏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其言应有所据。 境内市场以前一向由政府分派企业“排排坐,吃果果”。以新老划断以来公布被核准首次公开发行A股通知的尚未上市公司为例,中国证监会核准獐子岛、众和股份、江苏宏宝、德棉股份、高校软控、东源电器、高新张铜、雪莱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依次签署于8月29日、9月5日、9月7日、9月7日、9月11日、9月15日、9月25日、9月25日,后者的招股意向书依次刊登于8月30日、9月6日、9月8日、9月11日、9月15日、9月20日、9月26日、9月26日。显然,获得“批文”后,即在较短时间内启动招股程序,是迄今为止首发公司的一致选择。市场对拟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决定上市节奏,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反应,将在中国工商银行完成发行后揭晓。 (作者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