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文火能否炖出大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3:09 《理财周刊》

  文 本刊记者 郭娴洁

  文前提要:行情总是在捉弄人。就在股指连续暴跌,投资者渐生怀疑或悔恨而纷纷出逃之后,大盘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慢慢爬升了200个点,再次逼近今年的新高,市场人气和信心迅速回升,投资者普遍在猜想:如此的温火慢炖究竟能炖出多大的行情?

  “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结束。”相信对于这句话,股民在千点以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去年6月,沪指跌破千点,许多投资者忍痛割肉,含恨离场而去,而留在场中的投资者则大多悲观、绝望,七百点、八百点的论调弥漫市场。就在大家以为股市将“一条路走到黑”时,大盘却绝地而起,毫不犹豫地冲过千三、千五,直破千七。然而,就在场外人也斗志昂扬,筹措资金杀入股市捕捉涨停板之时,行情却风云突起。宛如一篇华丽的乐章,在高八度后,嘎然而止,直落云川,让人一时回不过神来。

  也许,行情总是在捉弄人。就在股指连续暴跌,投资者渐生怀疑或悔恨而纷纷出逃之后,大盘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慢慢爬升了200个点,再次逼近今年的新高,市场人气和信心迅速回升,投资者普遍在猜想:如此的温火慢炖究竟能炖出多大的行情?

  投资环境正在向好

  虽然管理层一再竭力促使股市转变为“市场市”,但是,至今股市仍未走出“政策市”的阴影。而从千点到千七,再从千五到千七,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之情已昭然若揭。

  先是被市场认为切肤之痛的IPO,管理层显然是知错就改。在“航母”国航发行失利之后,证监会放缓了IPO的速度,并一度叫停了IPO。9月17日,证监会又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并宣布自本月19日起施行。这部7000余字的法规重点规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定价以及股票配售等环节,完善了现行的询价制度。同时,针对原先中小投资者与机构的不对等地位,作出了相关规定。此外,这部法规还加强了对发行人、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和投资者参与证券发行行为的监管,对各参与主体违反法律、法规等行为,设定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条款。

  证监会发行部负责人日前表示,《办法》高度重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努力做到发行股票时,既要考虑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也要稳定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既要向机构投资者配售股票,引入长期资金,合理确定价格,防止过度投机,又要照顾中小投资者的申购热情。

  其次是资金面上,股市后续资金前所未有的充裕。这与管理层一而再地放宽入市“门槛”有相当的关联。众所周知,中国股市至今仍未摆脱“资金市”的称号,去年底至今年6月的疯狂行情就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形成的,而后的暴跌也是大量获利盘的退出形成的。可以说,各路资金的涌入促进了行情的东山再起。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只有1家海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二季度有5家海外机构获批,三季度目前已有8家海外机构获批,获批家数大大超过了去年全年总数(2005年共有7家获得QFII资格)。截至发稿之日,QFII总家数已达到48家,QFII总额度也已达到78.45亿美元。市场人士推测,有两个原因导致QFII审批提速:一是8月底管理层修改并发布新的QFII管理办法,大幅降低QFII投资门槛,提振了海外机构进入A股市场的信心;二是QFII投资心态相对稳定且入市积极,在IPO重启时期,引入QFII有利股指稳定。

  在外资“兵临城下”的同时,中资也不甘落后。除了今年以来新基金的扎堆发行,大型国企闲置实业资金、房地产部分资金也转战股市。与前一阶段行情急跌时基金发行的相对冷静相比,近日发行的基金显然重新回到了“疯狂”状态,如上投摩根成长先锋股票型基金仅发行2日,即告50亿元发行额度售罄,发行停止,刷新了基金发行期之短。与此同时,大型国企入市步伐也进一步加快,统计显示,上半年宝钢、申能等大型集团旗下公司持有的重点A股市值均上升了200%以上。其中,宝钢集团上半年增持20亿元G宝钢;而申能集团则斥资2.2亿元增持G申能流通股。除上述战略投资外,两大集团还在沪深股市均持有规模接近10亿元的组合投资。此外,令股民欢欣鼓舞的是,房地产投资在近年来遭遇了重重“封锁”,也使得大量投资房产的资金转战股市。

  再次,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的破题,以及AB股并股的即将破题,让沉寂已久的沪深两市大盘股和B股突然暴发。

  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即将拉开帷幕,大盘蓝筹股稀缺性价值日前凸显。“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大盘蓝筹股不仅作为投资组合基本配置品种,还将作为避险工具有效组合而被机构投资者战略性长期持有,这些个股地位也将大幅提升。9月15日,在巨量买单推动下,一批大盘蓝筹股出现在两市涨幅榜前列,一度遭人遗弃的中国国航更是强劲涨停。而B股则在9月18日下午传出AB股并轨的消息后,个股纷纷直奔涨停而去。

  人民币升值奠定“红色”基调

  列举了股市上涨的种种内在理由,其实,一个不容忽视的外在关键理由是人民币升值。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升值不停止,国际资金的涌入不会停止,股市上涨的脚步亦不会轻易放弃。可以说,人民币升值进程为股市奠定了“红色”基调。

  近期,人民币汇率再度启动升势,既是技术上反弹,也和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呼声再度增强有关。在9月中旬召开的七大工业国会议上,人民币将再度成为多国施压的对象。七大工业国官员在会上再次呼吁中国运行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继续升值。此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周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委员会的年会上也表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

  尽管周小川在会上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仍未松口,未给出人民币汇率波动放宽的时间表。但他也表示,中国愿意继续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但不会因为外界指责中国在改善全球失衡问题上做得不够,而贸然加快汇率改革步伐。即便如此,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员还是普遍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抱有继续上升的预期。渣打银行预料今年年底前人民币兑美元将升至7.80,麦格理的预测值则为7.50,而这一预期可能仅是升值进程中的一小步而已。

  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则可能演绎一轮比较大的牛市。以境外情况观之,1985~1989年之间,亚太区货币大幅升值,股市相应狂飙:台币升值56%,股指上涨1380%;韩元升值22%,股指上涨626%;日元升值77%,股指上涨224%;新加坡元升值20%,股指上涨91%。

  如此而言,加上股改对价的30%和前四年的下跌60%,A股仅是上涨了70%多,就应该止步了吗?

  机构战略布局价值投资

  此次从千五再重回千七,大盘涨得有些艰辛,其间经历了国航IPO失利、加息等诸多利空,投资者的信心大受打击,而每次却都能化险为夷,其间“大象”们功不可没。

  “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长期处于偏低状态,除了中国石化、G招行等少数强势股之外,绝大多数权重股还处在阶段性底部甚至历史底部,放到国际市场上估值水平也不高甚至偏低,部分蓝筹股A股与H股股价倒挂,这些权重股有望获得市场价值再发现。”申万证券研究所资深分析师桂浩明表示。据统计,以蓝筹股为主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目前市盈率水平仅20倍出头,市净率还不到3倍。

  此外,融资融券即将实施,大盘蓝筹股因为具备融资标的条件,其股价应该会有所反映。海通证券一位研究员指出。根据《融资融券试点细则》规定,融资买入标的股票的流通股本不少于1亿股或流通市值不低于5亿元,融券卖出标的股票的流通股本不少于2亿股或流通市值不低于8亿元。按照上述标准,沪深上市公司作为融资融券标的家数可能控制在600家之内,这些个股将以大盘蓝筹股为核心。而作为沪深300指数前5大权重股的G招行、G民生、G中信、G万科和G长电(所占权重分别为4.23%、2.32%、2.24%、2.13%和2.06%)必然成为新形势下市场的宠儿。

  不谋而合的是,众多基金和QFII将“大象”再次成为了价值投资下战略布局的新重点。从公开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在千点至今年6月的那轮波澜壮阔的行情中,除中国石化外,多数的“大象”如长江电力宝钢股份、联通股份等遭遇了机构的抛弃。然而,在进入9月份之后,A股市场上的主力机构的操作思路就在悄然变化。

  机构资金突然对大盘权重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基于对股指期货的预期,因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种的诞生使得A股市场上权重股筹码的战略价值凸现,更何况,权重股还拥有估值“洼地效应”,所以引起了一直以来对权重股兴趣不大的机构资金的注意,也就推动了A股市场的节节盘升。

  与此同时,机构资金在不看好的行业中挖掘被低估的个股似乎也正成为机构资金新的选股思路,比如说钢铁行业,由于受制于产能过剩预期、宏观调控压力预期,所以,钢铁股一直不为市场所重视。但钢铁行业容量大,细分产品市场出现不同的发展轨迹,比如说不锈钢市场,增长前景就较为乐观,与钢铁大行业的关联度并不大,所以,不锈钢的龙头——G太二级市场股价也同步出现强劲走势,机构资金的建仓迹象较为明显。

  对于A股市场来说,主力资金的新操作思路、新选股思路,将成为大盘上涨的直接推动力。

  工行之后行情能走多远

  虽然近期股市的表现令人兴奋,甚至让人浮想联翩,但是市场对工行上市后的短线看法分歧较大。

  国元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工行A+H股发行、上市即将来临,对市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据公开资料,工行IPO募集资金大约为600亿元,这将对市场是史无前例的“大抽血”。而此前的拉抬指数只是为工行上市“抬桥”。

  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不在少数。事实上,在G长电、G宝钢开始启动之时,就不断有人在怀疑:是不是在拉高指数出货?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关于老思路的“

脑筋急转弯”。不少人联想到尚福林关于大盘股上市的问题,就会想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九十月份的头等大事就是工行IPO,指数要漂亮,进场资金也要够实力。成功上市后会是什么样,那是十月份以后再考虑的事情。

  这些想法于情于理。然而,更多的机构和市场人士则对后市充满了期待。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事实:今年7、8月份,在内地投资者相对看空后市的同时,QFII却积极增仓,8月末,部分QFII基金持仓比例超过97%,几乎完全“打满仓”。 权威数据显示,QFII投资向来相对稳健,对绩优蓝筹股长期持有。

  民族证券分析师认为,要对未来股市上升空间有充分的想像力,敢于长线捂股。机构资金对权重股的战略性布局非短线行为,因此,在后续走势中,一旦权重股再度调整至机构资金“心仪”价位,还会得到机构资金的主动性买盘,从而推动着大盘的上涨。当然,新资金建仓后肯定有调整,但调整也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管对工行上市之后的行情如何,机构和市场人士对“后市下跌空间不大”却如出一辙。他们认为,工行、中石油、中移动等大盘蓝筹股将陆续上市后,将成为大盘的“稳定器”。它们将提高境内上市公司的总体素质,夯实牛市行情的基础。但同时由于指数计算规则方面的原因,这些超级大盘股上市将导致指数失真,不断减弱指数对整个市场的代表性。投资者要小心指数的虚火。

  对于未来市场走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绝对主导者,由于不同机构的股东背景、资金来源、可用时间、盈利目标等存在差异,他们拥有不同的投资风格。由此也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具体包括消费升级、自主创新、人民币升值引发的“价值重估”、AB股并轨引发的股价接轨、整体上市带来的“注入式增长”、并购重组造就的“凤凰涅磐”、金融创新为大盘股带来的套利性机会等。实际上,牛市行情往往也是波动式推进的,热点将不断轮换,投资者可以紧跟市场主流资金,把握住阶段性个股热点。

  查阅更多精彩

理财文章,请登录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