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迎接大盘蓝筹股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2:07 《理财周刊》

  >>>本刊记者 姚舜

  从8月7日止跌之日起,不经意间,大盘竟已小步上行了一个多月,直到1700点被踩在脚下,人们才如梦初醒。

  让人想不到的是,带领大盘走出盘局的竟是大盘蓝筹股。

  面对大盘蓝筹股的异军突起,市场了出现了两种观点。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认为,这只是为了工行顺利上市造市,目的一旦达到,此轮反弹即将告一段落;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工行上市仅仅是大盘蓝筹股时代的开始,股市未来还有更高的发展空间。可以看出,前者视工行上市为洪水猛兽,着眼于短期,而后者视工行上市为股市契机,着眼于中长期。

  两种观点都有待市场检验。我们认为,大盘蓝筹股上市是大势所趋,工行上市则仅仅是提供了大盘蓝筹股再度展现内在价值的契机,大盘蓝筹股将在市场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不再恐慌大盘股IPO

  对大盘股上市的恐慌已是A股市场多年以来的一个痼疾。因为申购大盘股会影响到二级市场资金供给,所以不管大盘股是否真的拖累股指下行,市场运行总会受到一定影响。

  今年6月5日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开闸虽然也激发了“摇新大军”的无比热情,但在已经上市的23只新股中,大盘股明显受到冷遇,或跌破发行价,或面临跌破发行价的风险。中国国航以每股2.80元发行,虽然融资规模从预定的27亿股减至16.39亿股,但上市首日还是不出意料地跌破了发行价,即使大股东增持了1亿多股,但还是在发行价下徘徊了10个交易日;大秦铁路最低探至5.47元,距离发行价4.95元并不遥远;中国银行最低到过3.22元,离发行价3.08元一步之遥……继中国国航之后,只有中小板IPO还在继续,大盘股的发行上市仍是市场避之不及的话题。

  大盘股上市却是无法回避的,目前等在A股市场门外的公司已排成长龙,除了工商银行,还有兴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交集团、中国铝业、广深铁路…… 对A股市场而言,这些都是“巨无霸”。但通过市场扩容来调整市场结构,尤其是让质地优良的大盘股上市,以保持市场的长治久安,使证券市场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已是管理层不可动摇的决心。尚福林近日就曾指出,作为稀缺资源,大盘股中一部分应该放到国内上市,这样中国的投资者能够享受到中国经济成长的好处。

  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各路社会资金日渐充裕,市场绝对有能力接纳大盘股的上市,但必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制度上、心理上的准备。

  于是,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紧锣密鼓地出台。证监会刚发出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明确规定,IPO规模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可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即海外市场上通行的“绿鞋”机制。这将有利于大盘股大盘股上市初期走稳,减轻大盘股发行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融资融券的标的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盘蓝筹股上。而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挂牌,无疑宣布了大盘蓝筹股的春天即将到来,提升了大盘蓝筹股的投资价值。

  发行制度也正在酝酿变革,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方向已经明确,包括发行审核体制向注册制靠拢、发行定价市场化、发行节奏的市场化、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此举势必减少大盘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

  虽然这一切表面看都是在为工行上市铺路,但谁也不能否认,制度创新给市场带来了深远影响,比人为控制发行速度等一时之举更有意义。在制度的保障下,市场将更有信心承接更多大盘股的登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工行上市可能将成为股市治疗“恐大”痼疾的一个契机,从此以后,能以平常心迎接每一个“巨无霸”的到来。

  一份分析报告认为,6个月后,A股总市值将超过6万亿元,达到H股市值的两倍,A股真正成为中国股票主板市场,与此同时,A股市值集中度将下降,前十大市值股票总市值占比从34%下降到22%,个股对指数、市场的影响力下降。这意味着,到那时大盘股给市场带来的将不再是恐慌。

  机构抢筹大盘股

  我们无法否认,启动大盘蓝筹股是为工行顺利上市造市的说法,但我们也无法否认,大盘蓝筹股确实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尽管本轮从8月7日开始的反弹行情起因于中国石化股改的复牌效应,以及招商银行H股发行价高于A股价格,但当中国石化再次停牌之后,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进程不断推进,引发了机构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的抢筹行为,使得大盘蓝筹股行情升级,这也促使人们认真审视大盘蓝筹股的投资价值。

  从2005年12月6日启动的本轮行情中,大盘股成了受冷落的一族。据WIND资讯,截至昨天,在申万中盘指数和小盘指数分别已上涨84%和62%的同时,大盘指数仅上涨52%。昔日的“五朵金花”的风采完全被资源股、地产股、商业股、能源股等中小盘股所遮盖。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在很长时间处于偏低的状态,除了中国石化、G招行等少数强势股之外,绝大多数股票无论是市盈率、市净率还是股价均大大低于市场平均值,有些甚至处在阶段性底部甚至历史底部,如G长电、G联通等。据Wind资讯系统的统计,尽管上市公司上半业绩有所提升,但两市A股剔除亏损股后的市盈率已达到19.52倍,不做调整的市盈率高达28.72倍,而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市盈率只有18倍左右,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市盈率水平则只有16.89倍,估值优势明显。

  即使与国际市场上的估值水平相比也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偏低。从目前市场表现看,部分大盘蓝筹股的A股与H股股价已发生倒挂,如华能国际、鞍钢新轧、皖通高速海螺水泥马钢股份中国银行,或者非常接近,如宁沪高速中国国航中兴通讯中海发展等。这更说明A股大盘蓝筹股已需要重新估值。

  如果再考虑到大盘蓝筹股所处行业目前大多相当景气,而且处于一定的垄断地位,其投资价值必然要重估。

  当今年热门的中小盘股已经上涨到位,各题材股被翻了个遍后,在获得高回报率几无可能的情况下,投资者又开始接受虽低但稳定的回报率。此时大盘蓝筹股的低估值的魅力显现出来,虽然失去了快速成长的潜力,但长期稳定的业绩增长,恰恰符合机构投资者的选股理念。这应该就是QFII资金、保险资金、新成立的基金把大盘蓝筹股看成是中线投资最佳品种,并在近一阶段大举建仓的主要原因。日前有报道称,QFII日兴黄河系列基金,8月底的仓位增至97.2%,剔除保留的1%非人民币资产,几乎满仓,而其十大重仓股全是大盘蓝筹股。

  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在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大背景下,随着流动性的加强与价值中枢的提升,大盘蓝筹股值得长期看好,大盘蓝筹股的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有良好表现。

  随着大盘蓝筹股不断上市,大盘蓝筹股时代必将到来,原先的市场运行规律将被打破,由市场操纵、齐涨同跌、波动剧烈,转变为个股分化、强者恒强、波幅稳定,投资者的投资重点也将转移到大盘蓝筹股身上,没有业绩支持的股票将日益边缘化,甚至成为“仙股”,无人问津。因此,投资者应及早作好准备,调整心态,改变投资策略。

  从近期看,虽然大量资金看好大盘蓝筹股并纷纷加仓,但因大盘蓝筹股盘子大,上涨的过程中对资金的消耗也非常大,所以只能小步慢跑,否则上扬行情难以持续。在这一过程中,震荡是难免的,投资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坚守自己看中的个股,当然期间也可以适当做做波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