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中国石化股改方案通过 个别子公司可能年内股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06:13 中国证券报

中国石化股改方案通过个别子公司可能年内股改

  本报记者 王泓 北京报道

  99.96%、98.50%。昨天,“新老划断”前权重最大的上市公司中国石化(600028)以如此高的总赞成率和流通股赞成率,通过了10送2.8的股改方案。非流通股股东全票赞成,中国人寿、易方达、嘉实、广发、银华、华安、花旗、交银施罗德、上投摩根等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也都投了赞成票。

  中国石化董事长陈同海表示,公司股改顺利过关,对上市公司股改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有着重要意义。公司将继续扩大资源、拓展市场、做优做强,努力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

能源化工公司。

  不排除年内个别子公司股改

  陈同海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市场广为关注的中国石化整合旗下剩余上市公司事宜,目前仍然没有时间表。“中国石化收回石化主业、剥离非主业的决心是坚定的。整合既要考虑国有股东利益,又要考虑流通股东利益,而且,不同的子公司情况各异。我们将在时机成熟时稳妥地推进。”针对近期某子公司将被回购或卖壳的传言,他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整合计划,公司将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程序运作。

  中国石化另一位高层人士则表示,不排除年内对个别子公司进行股改。“股东们都很关注整合的代价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

  “原油成本法”可实现双赢

  关于成品油价格问题,陈同海表示,全球石油供需的基本面近年其实没有太大变化,市场波动很大程度上源自国际炒家的炒作。中国石化努力通过种种途径,实现平均采购价格低于市价,去年因此节约22亿美元。近期

国际油价下跌20%左右,而目前中国石化成品油出厂价仍低于国际
原油价格
。若原油价格达到55至56美元,我国炼油业可实现扭亏。油价长期倒挂的局面目前有所缓和。

  他表示,今年3月起,国家发改委推出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意在原油及炼油成本基础上加适当利润而形成成品油价格,目前正向此方向逐渐靠拢,目的是适当调节石油勘探开发和炼油板块之间的利润关系,同时调节石油石化行业与社会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他强调,新机制并非指国内油价与国际成品油价格接轨,而是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定价成本基础。

  事实上,国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均有炒作的因素,不能把受此影响造成的高油价转嫁给国内消费者。目前中国石化57到58美元的出厂价,比国家成品油定价每吨低900到1300元人民币,更比国际成品油价格每吨低2000至2500元。

  他称,如果完全执行以原油成本法为原则的定价机制,可使国内炼油板块不亏损,又可保障消费者不会成为国际成品油高价转嫁的对象。

  川气东输正待批复

  关于公司发展规划,陈同海表示,中国石化实行滚动式三年规划,即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今后三年计划。现在的规划是到2008年,公司实现原油年产量4200万吨,天然气100亿立方米,成品油1.2亿吨,乙烯700万吨,原油加工1.87亿吨。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石化今年发现的超大型天然气田普光气田的周边地区又发现大量天然气储备。同时,中国石化川气东输可研报告完成,正等待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批复。

  陈同海表示,作为大股东,中石化集团也在不断优化人员与资产。集团近3年来以各种方式核销处理各种呆坏帐和不良资产近800亿元,集团员工人数从1998年的123万降至目前的67万,撤销了1000多个县级公司,使炼化企业由三级管理变为二级管理。通过核定编制、竞聘上岗,裁减了25%的处科级干部。

  在与公司高管交流过程中,有基金代表表示,中国石化股改方案本身并非极具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对股改投赞成票,更多的是对公司团队及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另有基金代表建议,中国石化H股与A股价格的差距,说明公司与海外投资者的沟通尚有待改进之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