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对企业家专门保护于民不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陈予军

  近日,重庆公安机关出台了十条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明确提出将为128位知名企业家提供专门保护,通过“保护知名企业家联络办公室”,协调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保护企业领导人尤其是知名民营企业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华网重庆9月24日电)。

  重庆市关心企业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却涉嫌滥用公权力为少数人服务,非常值得商榷。公权力是为公众服务的,每一位纳税人都应获得平等的公共服务,如果公共 资源向少数企业家倾斜,必然会损害到公众的利益。据悉,重庆有3200多万人,警力却不足3万,远远低于全国的警力与人口约万分之十二的比例。在警力如此吃紧的情况下,去重点保护企业家,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空挡,公众的安全如何保障?

  与公众相比,企业家更有实力采取雇

保镖等手段保护自己,其安全保障要远远高于公众,至少,像那些随机性更强的犯罪行为,很少落到富豪身上。富人在自己的安全问题上,一向是非常大方的。据8月7日的《重庆时报》报道,重庆市一位神秘富豪斥资150万,签下了一辆防弹车购买合同。这辆防弹车即使冲锋枪狂扫,车内的乘客仍能安然无恙;10公斤铁锤狂砸车玻璃半小时,也“毫发未伤”。

  富人如此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还用政府费心吗?政府多操心可能适得其反。中国的富人缺少慈善意识,不少人宁肯花天酒地地挥霍,也不愿做善事,救助穷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富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动用公权力为富人锦上添花而不是为穷人雪中送炭,很容易给公众造成媚富的印象,加剧公众对富人的仇视心理。政府要想真心帮助富人,倒不如劝他们多做一些慈善捐款,弥补贫富差距之间的巨大鸿沟,这或许比“专门保护”更能保障富人的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专门保护”仅仅是重庆市“厚待”企业家的做法之一。在不久前,重庆市经委与市卫生局联手推出了一种企业家绿色就医卡(已经发放了652张)。凭此卡可以在重庆一些医院享受不挂号、不排队、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应诊、懂英语的护士全程导医等待遇。企业家子女也享有同等待遇(《重庆晚报》7月20日报道)。联系起来不难发现,重庆市对企业家的“厚待”是系统而周全的。

  与“专门保护”类似,企业家绿色就医卡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不当分配。众所周知,我国的医疗资源还很有限,如果再将这些有限的资源向富人倾斜,公众所拥有的公共资源比例必然降低。政府动用公权力人为营造这种不公的环境,很容易损害公众的利益,引发不满。现在,在不少地方,公共资源的分配既不公平又无效率,归根结底就是政府缺少平等意识,在分配公共资源的过程中,人为造成了偏差,使公众的利益受损。

  厚待企业家是唯GDP至上思维的产物,在这一思维之下,企业家理所当然地要被政府“宠爱”,问题在于,由此可能引发的公众的不满和批评,政府该如何应对呢?政府倒不如公平分配公共资源,营造出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公众欢迎,恐怕富人自己也欢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