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贺宛男:B股升势还将继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10:11 金融投资报

  财经分析专家贺宛男

  本轮B股行情从周一井喷,到周二冲高回落,再到周三、周四、周五小幅盘升,沪B指数已从上周末89.88点涨至本周末101.79点,上涨13.25%;一周成交量也达28.81亿美元,日均成交5.76亿美元,相当于以前日成交的4-5倍。B股还会再涨吗?笔者的答案是:本轮行情没完,B股还将持续走强。

  B股行情发端于十天前交易所某权威人士的一则去“G”消息。既然到年底凡股改公司都要去“G”,说明A股股改已进入收官阶段,市场随之发生联想:该轮到B股了。

  中国股市之所以会分为A股和B股两个市场,主要基于两个前提:一是为了吸引外资,这个前提早已不存在,中国

外汇储备已近1万亿美元,根本不需要小小的B股市场来吸引外资,更何况B股市场早已是内外资自由进出的市场。二是A股(流通股)均为公募,而B股绝大多数系私募,但是,如今不少上市公司都在搞定向增发(即私募),增发后一年即可在公募市场上市,为什么私募的B股,有的已历时十余年,还不能同A股流通股一样,被人为分割在一个小池子里干晾着,而不能到大江大河施展身手呢?

  再则,对兼有A、B股的公司而言,通过股改大股东均可进入A股市场流通;可对纯B股公司来说(两市纯B股公司共23家,占B股公司的比例超过20%),大股东是外资的,满三年便可在B股市场流通,可大股东是内资的,却被活生生地剥夺了流通权,B股公司的内资大股东如今成了最后一个歧视对象,显然有违

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一句话,解决B股问题,其实质是贯彻同股同权原则,尊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件大事。

  从数量上看,两市4000-5000亿股非流通股,近3万亿市值,都能分期分批顺利转为流通股,总共200多亿股B股,不到1000亿人民币的B股市值,如果A、B股合并(或通过回购等办法解决),涓涓细流归大海,对市场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从现实情况看,目前B股的存在有百弊而无一利,B股只是中国股市的一段阑尾,只要动一个小手术即能切除。A股股改还要大股东10送3,决策者还会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政治风险,B股股改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解决B股问题既有必要更有可能,而且时间不会拖得太久。炒

股票是炒未来,哪怕B股问题到明年解决,行情提前启动,也在情理之中。

  笔者之所以认为B股行情未完,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A、B股差价尚大。解决B股问题是从同股同权的原则出发,最后达到同股同价,这就好比A股和H股,想当初最高时A股股价是H股的4-5倍,如今还不是基本接轨,既然卖的是同质地的商品,同股同价是大势所趋。实际上,本周行情走的就是A、B股渐渐接近的路线,那些兼有A、B股的公司,除了少数几家地产股外,A股都在跌,而B股多在涨。

  第二,A股受工行上市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发动大行情(当然为了确保工行上市成功,也不会大跌)。相比之下,目前B股还处于底部,一个A股股改,指数涨了5、6成,B股就算涨不了这么多,也不至于涨1成就结束啊。

  第三,B股公司大部分都是绩差股,上海B股尤其如此。但同为绩差股,由于股改及资产重组等预期,其A股多已炒上去了,可B股还躺在地板上。

  第四,很多B股其实还有实质性题材,上海本地B股中的工业股尤其如此,如氯碱、中纺机、二纺机等均拥有大批工业用地,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工业地价的重新评估和攀升将成为这些公司的最大财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