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理财师还是推销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11:53 中国证券报

  ■随笔

  周凤迟

  经常阅读财经类报刊的读者就会发现这类报刊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栏目,那就是由在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从业人员撰写量身定做的理财方案;这些案例既有金融机构从业
人员提供的,又有读者通过媒体提供的,有一些甚至是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胡编乱造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为自己所在的金融从业机构做免费的广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量身定做的理财方案的主要构成是:理财专家、家庭基本情况、资产收入状况、理财目标、专家分析、理财建议等等。由于经常阅读财经类报刊,笔者对于这样的千篇一律的理财方案不仅十分熟悉,而且也感到无奈,因为这类文章几乎好像都是出自一人之手,没有一点内在的分析价值。依笔者的愚见,所谓理财师撰写的理财方案,犹如自己在画饼充饥,不仅根本达不到理财的目的,甚至还有可能破财。

  据了解,目前经常在报刊上撰写

理财方案的理财师,其本身的理财水平与理财能力都极其有限,有相当多的理财师竟然没有进行过
股票
与期货投资;你说这种水平的理财师,他还能给谁作出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理财建议呢?一位从海外归来的拥有经济学博士的某理财师,曾经常在报刊上发表理财方面文章,但是,看来看去几年下来就是那么一点东西,并没有看到理财师不断进步的脚步;该理财师甚至还将几年前的文章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搬出来。连拥有经济学博士头衔的理财师都黔驴技穷了,理财师还能为谁进行最为基本的服务呢?

  由于这几年股票市场一直处于相当低迷的状态,使得那些曾经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证券分析师不是杳无音信,就是无脸再见江东父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默默无闻的银行从业人员同那些急于吸引读者的媒体一拍即合,使得他们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倘若你要说某人是银行从业人员,他肯定会老大的不高兴;如果你说他是理财师,他肯定会眉飞色舞,自己早已高兴得找不着北了。当初,不少叱咤风云的证券分析师不就是扮演了这个角色吗?而现今,又怎么样了呢?

  理财建议是量身定做的

理财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提出理财建议的时候,几乎是所有的理财师都建议家庭不是大量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就是大量持有股票型基金,或者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将选择基金作为家庭理财最为重要的手段;好像不购买基金就是不懂理财,不会理财,不能生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千篇一律的建议呢?因为这些理财师绝大多数供职于商业银行,而基金绝大多数又由商业银行发行或托管;理财师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基金推销员,笔者以为,这样的理财建议根本就没有任何市场参考价值,可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建议沾沾自喜,因为自己又为基金的推销作出了一份贡献。理财师也就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基金推销员。

  基金号称是专家理财,可是理财专家的理财水平并不怎么样!而现在绝大多数的所谓理财师都是由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东拼西凑而来,其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某些理财师甚至只会推销基金,由于这些所谓的理财师的行业局限性,加之自己又不思进取,他们提出的理财建议只能以基金作为第一出发点,而对于股票、期货、黄金、收藏等领域几乎是不敢涉足,或者是一带而过;正是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一带而过,才完全断送了家庭金融资产不断增值的宝贵时间。依笔者的愚见,理财师更为确切的叫法应该是基金推销师,与曾经遍布大街的保险推销员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一个是用嘴对潜在的购买者滔滔不绝,另一个是通过媒体以文章的形式向读者推销,这种推销模式,具有更大程度上的欺骗性与迷惑性,而家庭却全然不知。

  某所谓的理财师经常在财经类媒体上发表理财方面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几乎是时时刻刻忘不了推销基金,好像再也没有其它的理财渠道可供选择;笔者真是搞不清楚,这样低水平的文章还能经常登大雅之堂。随着理财热的逐步兴起,一大批素质低的理财师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站到了最前列。笔者在此向广大读者郑重提醒:千万不要被一大批素质低的所谓理财师所迷惑,否则的话,自己只会走向深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